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康勇军  彭坚 《心理学报》2019,51(2):227-237
服务型领导被以往大量研究证实能够对下属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然而, 我们对服务型领导如何影响领导者自己还知之甚少。基于此, 文章根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 探讨了服务型领导的收益与代价。采用经验抽样法, 对广州市76名企业单位中的主管进行为期5天的日记研究, 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主管每日从事服务型领导行为既可以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 从而改善工作-家庭关系, 又可能会引发资源损耗, 从而恶化了工作-家庭关系。主管感知的组织支持是服务型领导行为双刃剑效应的“门阀”, 当主管感知到高的组织支持时, 从事服务型领导行为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 而当主管感知到低的组织支持时, 从事服务型领导行为可能更容易增加资源损耗。以上结果能拓宽我们对服务型领导影响效果的认识, 并为如何干预服务型领导行为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2.
143.
本研究以338名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母亲报告法探究了学前儿童睡眠时间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睡眠总时长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而睡眠总时长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夜间睡眠比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著,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不显著;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对高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内化问题行为,而对低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对其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并不显著;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4.
IntroductionThe dark side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has been ignored in the past literature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ObjectivesUsing the tenants of moral self-licensing theory, we examined how affective commitment can cause negative outcomes. We hypothesized that affective commitment leads to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careerism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through increased urge for status striving.Methods and resultsA multi-wave and two-source data was obtained (n = 306) from employees and their peers work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of Pakistan. Employ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analysi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 levels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might unleash status striving which further creates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careerism and CWBs.ConclusionThe current study opens up a new side in the affective commitment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status striving as an underlying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affective commitment reveals its deleterious consequences for employees.  相似文献   
145.
Nowadays, robots and humans coexist in real settings where robots need to interact autonomously making their own decisions. Many applications require that robots adapt their behavior to different users and remember each user’s preferences to engage them in the interaction. To this end, we propose a decision making system for social robots that drives their ac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user and the robot’s state.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bio-inspired concepts, such as motivations, drives and wellbeing, that facilitate the rise of natural behaviors to ease the acceptance of the robot by the users.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human-robot interaction by using drives and motivations related with social aspects, such as the users’ satisfaction or the need of social interaction. Furthermore, the changes of state produced by the users’ exogenous actions have been modeled as transitional states that are considered when the next robot’s action has to be selected. Our system has been evaluated considering two different user profiles. In the proposed system, user’s preferences are considered and alter the homeostatic process that controls the decision making system. As a result,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considering the robot’s wellbeing as the reward function, the social robot Mini has learned from scratch two different policies of action, one for each user, that fit the users’ preferences. The robot learned behaviors that maximize its wellbeing as well as keep the users engaged in th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46.
彭坚  王震  侯楠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2):370-380
上下级匹配, 作为影响领导-下属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近几年逐渐成为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前沿话题。上下级匹配是指领导和下属在心理或行为特征方面的契合度, 包括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两种类型, 其测量方式也涉及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从现有文献来看, 研究者主要考察了领导-下属在人格特质、社会认知、心理状态、工作行为和关系因素等方面的匹配效应, 涉及心理过程和互动过程两大中介机制, 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两大调节机制。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传统性、面子意识等本土心理特征的匹配效应, 或者对现有的中介、调节机制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47.
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授权型领导的正面影响, 然而, 新近的研究表明授权型领导可能也会引发潜在的负面效应。针对此问题, 首先界定了授权型领导的概念及其核心特征。其次, 基于双重任务加工效应、角色理论和内隐领导理论, 阐释了授权型领导负面效应的理论机制, 并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了授权型领导的有效性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实现。最后, 提出了授权型领导负面效应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8.
摘 要:对53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追踪,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积极、沮丧、生气三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间的相互影响。结果:T1积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能预测T2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T1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T2抑郁水平;T1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显著预测T2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论:高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保护青少年处于“低抑郁状态”,而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更容易受到个体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的影响,是青少年处于不良心理状态下的易感效能。  相似文献   
149.
朱海腾 《心理科学》2019,(5):1217-1223
我军广泛实行分工负责军事和政治工作的平级双领导体制,两名主官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额外影响效果。本研究在“连”这一双领导军事团队中,构建了一个以士气为中介的交互效应模型,考察连长和指导员的魅力型领导对连队绩效的影响。对350名军校士兵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连长和指导员的魅力型领导对连队绩效具有交互效应。(2)士气在连长、指导员的魅力型领导与连队绩效之间均具有中介效应。(3)连长、指导员的魅力型领导对连队绩效的交互效应受到士气的中介。(4)双主官的交互效应为补偿式:与低魅力型领导搭档时,高魅力型领导的积极效果凸显,但两位高魅力型领导的协同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0.
不同社会群体特征对内隐领导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教育水平等评分者的特点,对领导诸因素的评分有着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发现,教育水平是影响内隐领导因素评分的主要变量。另外,各组都倾向于把人际能力作为领导最大的特质来加以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