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784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记忆源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围绕记忆信息源检测这一二十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着重介绍了有较大影响的信源检测框架理论及其在源记忆错觉和神经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最后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2.
学校欺负行为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障碍,已引起有关专家与学者的注意。本文从学校欺负现象的界定、研究对象的特点及该问题出现的原因等方面对中小学校欺负现象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33.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近年来已得到心血管科医生的广泛关注,但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对于一些非抗心律失常药,如抗生素、精神类药物等,在发挥他们相应的药理效应同时,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甚至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其致心律失常效应往往没有引起关注,强化非心脏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意识,了解其可能的机制及促发因素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34.
735.
近年来,医院暴力事件不断见诸于媒体和报端,严重危害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医院暴力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美国是较早开展医院暴力问题研究的国家,通过检索其医院暴力的相关网站、法规和文献资料,科学界定了医院暴力的内涵,并介绍了美国在医院暴力解决方面的先进经验。在阐释和对比中美医院暴力成因的基础上,得出二者在成因上具有共性,进而对美国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提出了我国医院暴力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36.
科学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对创造性思维的测量及神经机制的研究, 国际上大多采用发散思维任务、远距离联想测验、顿悟问题解决等任务。但这些测量工具大多停留在对非科学类问题解决的研究上, 因此生态效度和预测效度都不高。本项目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更符合现实生活的科学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及机制。研究一通过两个行为实验探索原型启发能力的创造性思维成分测试的结构效度; 研究二运用大样本磁共振数据, 从脑机制上进一步验证创造性思维成分的结构效度; 研究三通过3个核磁任务态探索原型启发能力的主要创造性思维成分的脑机制; 研究四试图在高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进行跟踪研究, 检验创造性思维成分测试的预测效度。通过本项目的开展, 希望开发具有更高预测效度和生态效度的用于发明创造领域的创造性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37.
吕厚超  杨莲莲 《心理科学》2016,39(3):637-643
情节式未来思考是将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某事件的能力。本文探讨情节式未来思考的年龄差异及其脑机制,重点阐述情节式未来思考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其现象学特征的年龄差异,探究其年龄差异的脑机制主要涉及颞叶及楔前叶、海马以及额叶等脑区。未来研究应扩大正常人与特殊群体的年龄范围,关注情节式未来思考年龄差异的研究角度及纵向交叉方法,同时需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在认知老化中有重要的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8.
何文广  张晓靓 《心理科学》2016,39(4):881-886
句法歧义消解主要是指人们在面临多种句法分析可能性的情况下,句法分析器抑制不正确的句法分析而选择正确句法分析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该过程受到工作记忆、认知控制能力、语言分布频率、语境、韵律等因素的影响。为有效说明人们是如何完成句法歧义消解的,研究者们建构了诸如花园路径模型、约束满意理论、弱交互作用句法分析理论等相关模型。另外,基于脑成像技术研究表明,左侧额下回、左侧颞叶后部、中部和前部在句法消歧任务中都有显著激活。未来研究当围绕着句法消歧中的语义效应、句法和词汇歧义消解机制的异同、句法消歧中抑制能力的效应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39.
伪忽视是健康个体存在轻微偏左的不对称空间注意。影响这个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刺激材料、年龄、认知负荷和知觉负荷等。其中, 眼动搜索习惯曾经被认为是伪忽视现象的主要因素, 甚至提出伪忽视是眼动偏好现象。但是, 最近文献研究普遍认为, 伪忽视不是眼动行为, 而是注意特质。近10年的大脑神经层面的证据发现, 右脑腹侧注意网络对左侧空间注意偏好有较大的贡献, 而且在神经传导束的证据中也发现右脑大纵束二型对左侧空间注意的激活程度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传导束。另外, 注意偏好的时间分辨率研究发现, 注意的左侧空间偏向发生在注意发生后的100~200 ms之内, 眼动搜索时间则是在1500 ms之内出现最大左偏。该现象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交通驾驶员的注意能力和驾驶视觉搜索模式的关系研究。研究意义在于为安全交通提供两条原则, 首先, 道路交通驾驶环境设置要满足驾驶员的注意特质的需求; 其次, 通过合理干预, 可以抑制视觉搜索习惯, 培养安全的驾驶搜索模式。  相似文献   
740.
先前有关情绪与创造力的研究多以行为实验为主, 且存在研究结果不一致、缺乏可比性等问题。本项目拟借助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以认知加工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为线索, 采用新颖性判断、远距离联想、顿悟字谜任务等改进的实验范式, 通过时空二维脑机制参数, 重点测查创造力相关脑区激活的时间进程与空间模式, 揭示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活动的大脑动态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