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结合裘法祖的相关论述,对裘法祖的误诊误治思想进行梳理勾连。认为裘法祖这一重要医学思想内涵是要勇于总结医学当中的误诊误治、老专家要“真心帮助青年人”,要学习国外经验,但也不能枉自菲薄,这一思想在当代医学医德教育当中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2.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新生,自升入大学一个多月来,由于其个性内向,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神情悲观,精神不振,易发怒;食欲差,睡眠差;学习兴趣下降。咨询师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提高,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43.
张博  黎坚  徐楚  李一茗 《心理学报》2014,46(12):1823-1834
以北京市某中学和某小学11~14岁之间294名学生为被试, 其中超常儿童131人, 普通儿童163人。采用推箱子任务, 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数据, 从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认知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差异。结果发现超常儿童在问题解决能力的三个维度上均优于普通儿童, 两类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模式不一致:超常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先快后慢, 快速发展期在11~12岁半之间; 普通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先慢后快, 快速发展期在12岁半~14岁之间。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差异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4.
科学发明创造中, 人们往往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但在看到某一启发性事物(原型)时, 突然产生顿悟, 继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本研究以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 采取“先呈现问题、后呈现原型”和“先呈现原型、后呈现问题”两种范式, 探讨问题解决中顿悟的原型位置效应, 并采用fMRI技术记录大脑的BOLD信号变化。结果发现:行为结果上, “问题在先”条件下正确率显著高于“原型在先”条件; 大脑激活结果上, 问题先导条件下的原型启发的大脑机制主要表现为左侧颞中回(left middle temporal gyrus)和左侧额中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的显著激活, “原型在先”条件下, 主要激活左侧扣带回(left cingulate gyrus)、左侧中央前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相似文献   
145.
选取生态效度较高的科学发明问题材料(分为高启发量与低启发量两类),采用“1对1”和“8对8”的“学习-测试”实验范式,考察午睡剥夺对科学发明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午睡剥夺处理、范式(“1对1”和“8对8”)和材料启发量高低在原型激活率和问题解决率上主效应均显著,午睡剥夺和范式以及启发量高低在问题解决率以及原型激活率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午睡剥夺影响科学发明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效应,这种影响是通过对启发信息应用和原型激活两个加工过程的影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以13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信息素养:高、低)×2(批判性思维倾向:强、弱)×2(信息量:高、低)×2(批判情境:有、无)四因素混合设计,考察个体变量和材料变量对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从个体变量看,批判性思维倾向在信息素养预测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时起调节作用;(2)从材料变量看,信息量高且含批判情境的材料对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有促进作用;(3)个体变量和材料变量在灵活性和独创性上存在交互作用。高信息素养或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被试在含批判情境材料下灵活性、独创性表现更好;低信息素养或弱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学生在无批判情境材料下灵活性表现更好,在两种批判情境下独创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7.
We discuss two objections that foundationalists have raised against infinite chains of probabilistic justification. We demonstrate that neither of the objections can be maintained. Presented by Hannes Leitgeb  相似文献   
148.
Dan López de Sa 《Synthese》2008,163(2):263-272
According to the simple proposal, a predicate is rigid iff it signifies the same property across the different possible worlds. The simple proposal has been claimed to suffer from an over-generalization problem. Assume that one can make sense of predicates signifying properties, and assume that trivialization concerns, to the effect that the notion would cover any predicate whatsoever, can be overcome. Still, the proposal would over-generalize, the worry has it, by covering predicates for artifactual, social, or evaluative properties, such as ‘is a knife,’ ‘is a bachelor,’ or ‘is funny.’ In defense, it is argued that rigidity for predicates as characterized plays the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role, and that the contention that “unnatural” properties are not to be rigidly signified is ungrounded.  相似文献   
149.
Functional analysi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at maintain problem behavior. However, there are cases when conducting functional analyses of severe problem behavior may be contraindicated. The current study applied functional analysis procedures to a class of behavior that preceded severe problem behavior (precursor behavior) and evaluated treatments based on the outcomes of the functional analyses of precursor behavior. Responding for all participants was differentiated during the functional analyses,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s eliminated precursor behavio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ecursor behavior may offer an alternative, indirect method to assess the operant function of severe problem behavior.  相似文献   
150.
意见收敛定理是主观主义概率论的一条重要定理,它表明随着证据的增加,验前概率的主观性将被验后概率的客观性所代替。意见收敛定理被看作主观概率的动态合理性原则,因而被用来解决休谟问题,即归纳合理性问题。然而,哈金有说服力地表明,意见收敛定理证明的是条件概率Pr(h/e)的收敛,而不是验后概率Pre(h)的收敛。主观主义概率论暗中接受的一个等式是:Pre(h)=Pr(h/e),通常称之为“条件化规则”。这样,归纳法的合理性问题变成条件化规则的合理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合理性原则,即“最少初始概率原则”,将它同“局部合理性”观念结合起来便可为条件化规则的合理性加以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