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3859篇
  2025年   1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鲁艳桦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2042-2051
同化模型是一个有关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理论构想。它融合了多家理论观点, 形成一个用于解释心理治疗一般改变过程的整合性框架。依据此模型, 针对治疗改变过程提出八个可以预期的发展阶段。一系列有关同化模型的研究已经对模型及其发展序列进行了验证, 并提供了实证性的支持。同时发现不同疗法的同化过程模式存在差异; 不同疗法对处于不同同化阶段的当事人具有不同的效果。在研究主题的细化方面, 已有研究开展了同化阶段的标识研究、同化阶段的子阶段研究; 并拓展向不同障碍类型、不同治疗方法的当事人, 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如药物治疗, 移民丧失)。在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来对此模型进行验证, 也可以对模型有关治疗改变线性过程的潜在假设进行验证, 或针对声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92.
张静  田录梅  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91-2000
社会能力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但是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总结以往的有关研究,可以归纳出社会能力概念的几个取向,如技能取向、结果取向、综合取向等.在这些概念取向尤其是综合取向的指导之下,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如成分模型、过程模型和棱柱模型等.该文对这些概念取向和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尝试提出了社会能力的整合观点,但关于社会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其文化差异问题也尚需未来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93.
贾宁 《心理科学》2012,35(1):62-69
延迟学习判断是学习判断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材料学习完以后间隔一段时间才发生的学习判断。在与即时学习判断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延迟学习判断具有较高的相对准确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这种延迟学习判断效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延迟学习判断的研究从研究指标、研究方法甚至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都在不断更新。延迟学习判断的研究进展,包括主要理论和相关实验,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将被介绍。最后,文章梳理了延迟JOL的研究进程,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94.
道德判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评价性活动之一, 但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作用争执不休。从休谟和康德的哲学论争到发展心理学家对道德推理的关注, 直至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对情绪的重新审视, 道德判断的决策机制已经演变为多种模型相互竞争的局面。在回顾和分析道德判断各种理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情绪和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认为今后应当更多地关注道德推理的实际作用, 并当运用更为先进的操纵手段, 同时注重情境的影响来考察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5.
综合认知模型(Integrative Cognitive Model, ICM)整合多个相关理论, 探讨在敌意情境下不同特质愤怒水平的个体反应性攻击行为出现差异的内部认知机制, 构建了敌意解释、反思注意和努力控制三个核心认知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清晰、易于操控等特点, 对该领域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并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该理论仍缺乏囊括更多因素的综合实证研究支持, 以及有关的神经生理研究和心理干预探索, 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96.
郑显亮  顾海根  赵必华 《心理科学》2011,34(5):1195-1200
与一阶因素模型相比,二阶因素模型具有较多优点,但二阶因素模型的测量等价性检验要更复杂,它需要依次进行七个不同水平的检验:形等价、一阶弱等价、二阶弱等价、一阶强等价、二阶强等价、二阶严等价和一阶严等价。低水平的等价性满足之后,才能进行更为严格的高一水平的等价性检验。运用均值和协方差结构(MACS)模型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进行二阶因素模型的测量等价性检验,结果表明,IABSU具有跨地域的完全一阶、二阶严等价性。  相似文献   
797.
通过实际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多维尺度方法探索出当代在学生的职业兴趣有三个潜在维度,可以分为18类。利用RANDALL和18RQNd96程序检验职业兴趣结构,构建了职业兴趣的球形模型。  相似文献   
798.
自我控制是人们克服冲动、习惯或自动化的反应,有意识地掌控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的执行会消耗有限的心理能量。力量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冲动行为、人际交互以及决策和判断等领域的研究,影响自我控制力量的因素包括人格和个体差异、情绪和动机以及自我控制训练等。自我损耗与疲劳感的区别、动机和信念在自我损耗中的作用以及力量模型的应用价值等是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9.
随着交通系统的复杂化,行人安全受到的威胁日益增加。本文以行人穿过马路的心理步骤为切入点,对行人观察感知、判断决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在观察感知方面,主要分析了观察内容、策略及注意失误的原因,在判断决策方面,介绍了内部心理机制中相关的理论模型,包括效用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具体行为机制中的可接受间隙理论,并重点分析了具体行为机制里闯红灯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行人过街的认知心理模型,为以后的行人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交通安全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00.
聚焦错觉是个体在进行情感预测时,错误地估计了聚焦事件会对情绪造成影响的一种倾向.聚焦错觉是造成情感预测偏差的重要原因.其心理机制主要包括直觉预测和可得性模型.聚焦错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预测事件的情感效价、性质,情境因素、个体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其应对策略主要有去焦点化和情感平均.未来的研究应从聚焦错觉与忽视情绪适应的关系、聚焦错觉的产生根源以及聚焦错觉与其他聚焦效应的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