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6篇
  57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宏伟  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78-1187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 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 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 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和道德清洁效应; 正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认同, 保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解释水平理论整合了正负反馈机制, 两种道德行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公我、个体差异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陈海贤  何贵兵 《心理学报》2014,46(5):677-690
通过考察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距离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 探究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心理过程的相似性, 并检验不同心理距离影响决策的相似性。结果发现, 无论是时间距离(实验1)、社会距离(实验2)、还是概率距离(实验3), 心理距离越远, 被试在跨期选择中越倾向于延迟选项, 在风险选择中越倾向于风险选项。研究认为, 在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中, 选项的表征结构和选项整体评价时不同选项特征的相对权重具有相似性。随着心理距离增加, 与高识解相联系的金额特征的相对权重增加, 与低识解相联系的时间和概率特征的相对权重降低, 这使得被试更倾向于选择金额较大的延迟和风险选项。同时, 研究发现三类心理距离对两类决策有相似影响, 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心理距离的本质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3.
凌斌  王重鸣 《心理学报》2014,46(8):1176-1191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察时间距离对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 即在个体和组织决策情境中, 人们倾向于偏好选择和高估与自身观点和决策相一致的信息, 而不是非一致性信息。通过4个情境决策实验, 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近期决策会提高信息搜寻和评估中的验证偏差, 而远期决策会降低它们的验证偏差, 知觉到的决策确定性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实验1b)。解释水平(实验2)和期许性/可行性表征(实验3)分别在时间距离对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结果依次表明在低解释水平(高可行性-低期许性特征)条件下, 时间距离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显著增强, 而在高解释水平(高期许性-低可行性特征)条件下, 时间距离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4.
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教师和家长报告法,对农村135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积极社会行为,但这种优势仅体现在小学入学初期;(2)母亲受教育水平越低,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敏感退缩行为和受拒绝同伴关系;(3)对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其攻击冒犯行为越多;而对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其攻击冒犯行为越少。可见,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前教育年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儿童发展结果,且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5.
组织公正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主要回顾了组织公正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组织公正的概念和理论发展。并从组织公正概念的整合、机会公正、第三方公正、群体公正、跨文化研究、方法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中学生好胜心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积极的归因训练、表扬与奖励和适当的竞赛等手段对中学生的好胜心进行培养,通过一个学期三个阶段的培养,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好胜心水平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增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好胜心水平与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归因训练、表扬与奖励、适当的竞赛是培养中学生好胜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7.
运动表象质量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运动表象质量随着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器械使用可使人脑产生可塑性改变,使用者会将器械纳入身体图式。然而,两者影响运动表象的神经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析篮球运动员与新手在不同持球条件下表象投篮时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表象质量较好,镜像神经系统激活高于新手;持球条件下运动员表象质量显著高于不持球条件下,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显著低于不持球条件下。研究说明持器械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质量,器械使用带来镜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8.
Although substantial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conflict that employees experience between their work and family roles, the literature has not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and antecedent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for individuals who work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n organiz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ces in work–family conflict (work interference with family and family interference with work) for lower-level and higher-level employees, the factors that might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and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resources on conflict across job leve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r-level workers experience greater conflict in both directions than lower-level workers, and that work- and home-based resources are differentially related to the conflict experienced by employees who hold lower-level and higher-level jobs.  相似文献   
109.
This experiment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he expression of conditioned flavour preferences. Rats were trained on a mixture of almond and sucrose and were then given intermixed exposures to almond in one context (Context A) and to sucrose in a second context (Context S). Finally, choice tests were given in both contexts, with one group given almond-versus-water tests and the other almond + sucrose-versus-sucrose tests. Preference for almond over water was greater in Context A than in Context S. Conversely, preference for almond + sucrose over sucrose was greater in Context S than in Context 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erceived sweetness of a flavour depends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is presented and confirm that expression of a flavour preference depends on the type of test employed.  相似文献   
110.
Thre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 are affected by time. In Experiment 1, participants used more indirect self-presentation statements for the distant than near future, but used more direct self-presentation statements for the near than distant future. In Experiment 2, participants for whom indirect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 were made accessible rated a future interview as more temporally distant than those for whom direct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 were made accessible. In Experiment 3, participants rated their self-presentation attempts as more effective if they used direct strategies for the near future and indirect strategies for the distant future. Implications for studying the timing of self-present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temporal construal leve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