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多级评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动态综合选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芬  丁树良  王晓庆 《心理学报》2012,44(3):400-412
多级评分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被试的信息, 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一个发展方向, 选题策略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重点。对于多级评分的等级反应模型, 本文拟用区间估计的思想改进近期提出的几种选题策略, 并且将两级评分b-STR和a-STR推广到多级评分以改进最大信息量选题策略。Monte Carlo模拟实验表明在达到或接近原有选题策略测验精度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的几种新选题策略有的能够有效降低测验长度, 有的可以极大降低项目曝光率。  相似文献   
242.
研究一以时间距离和封面故事为变量考察对认知相关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时间距离、封面故事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坏封面故事中, 人们对1年后发生的事件要比1周、5年与50年后事件的认知相关程度都高, 即最重视; 好封面故事中, 4个时间距离间的认知相关程度差异不显著。研究二在1周、1年、5年和50年四个时间距离下, 探讨封面故事、框架和概率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结果表明:仅当时间距离为1周时, 不同概率在坏封面故事中风险倾向的差异显著。同时, 大概率下, 封面故事、封面故事与框架的交互作用对风险偏好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表现出在坏封面故事中, 与负面框架相比, 正面框架下风险回避的比例更高, 符合框架效应。结合研究一、二发现框架效应正发生在认知相关程度最低时。  相似文献   
243.
将GO/NO-GO任务范式和错误意识判断范式相结合,对21名ADHD儿童,27名正常儿童,在错误监控中的错误觉察水平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ADHD儿童能够正常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反应;2)错误意识判断任务诱发出ADHD儿童的错误延迟效应,这种作用,既是因为该任务能够刺激ADHD儿童的有意觉察,又因为该任务无形中增加了GO/NO-GO任务中的刺激间隔时间。该结果表明,增加刺激间隔时间,可能会促使ADHD儿童改变错误后的反应策略,对错误反应进行错误调节,提高其错误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244.
研究以经营店面为背景设计决策材料,采用2(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2(损益背景:损失/获益)×2(选项描述框架:积极/消极)×3(损益概率:高/中/低)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任务情景下个体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主效应显著,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损益背景交互作用显著:在损失背景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获益背景下无此效应。不确定性容忍度与选项描述框架交互作用显著:在积极框架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消极框架下无此效应。这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损益背景和选项描述框架的调节,具有情景依赖性。  相似文献   
245.
以预期理论为代表的决策理论认为, 决策者自身的损益状态对风险决策有重要作用, 因此, 将决策者的现状定义为个人参照点。它决定了决策情境是个人获益还是个人损失。个人参照点直接关乎决策者实际的得失, 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和绝对性的特征。然而,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与他人的比较结果同样对风险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 将他人的状态定义为社会参照点。自身的现状与他人状态相比较的结果决定了决策情境是社会获益还是社会损失。社会参照点无关决策者的实际得失, 具有间接性、假设性和相对性的特征。社会参照点通过自我概念、情绪、认知等路径作用于风险决策。更为重要的是, 社会参照点和个人参照点同时存在于风险决策过程中, 决策者对两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倾向具有相似性, 因此两者将共同影响决策者的风险选择。基于此, 本文提出风险决策中的双参照点效应。有关双参照点对风险决策过程的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6.
杨骏 《心理科学》2013,36(6):1435-1440
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风险偏好如何影响信息加工过程;同时呈现信息的完整性是否影响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以31名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他们在信息板上进行职业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结果显示:(1) 低风险偏好者比高风险偏好者更关注与概率相关的线索;(2) 当信息不完整时,个体在决策中增加了对概率相关线索的关注;(3) 信息完整性对个体决策信息加工过程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7.
当代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高技术的迅速崛起 ,正日益改变着世界。高技术的发展更增加了高技术伦理风险负效应的不确定性 ,即既提供了更多的道德选择的可能性 ,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进而使高技术的道德选择成为高技术活动主体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8.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以下简称《伦理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幸福观:涵盖论(inclusive notion)认为幸福是各种德性与外部善的复合体,理智论(intellectualist notion)将幸福完全等同于思辨。已有大量的笔墨用于辩论亚里士多德究竟同意哪种观念以及这两种观念是否和怎样能够调和起来。相关的一个争论是《伦理学》是否以及如何是一个统一的、延续的作品。因为许多注释家支持这种观点: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第1  相似文献   
249.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了在一般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眼动规律和结果呈现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决策过程中,收益信息比概率信息更受决策者关注;决策者的注视点在选项内转换多于在选项间转换;决策前的眼动指标对最终的选择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决策者会在最终选择的选项上投入更多认知资源;结果的呈现使风险偏好型决策者在决策获益后趋于保守,更关注低风险选项;而风险回避型决策者在决策获益后会变得敢于冒险。  相似文献   
250.
本文从7个维度分析和评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荷兰存在的宗教风险。研究表明,荷兰世俗化程度高,整体宗教风险低,当前荷兰的宗教风险主要表现在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跨国宗教风险两个维度上,由此当前荷兰宗教有一定的"现实安全风险";研究还确定了需对四个可能会增大荷兰宗教风险的变量进行关注:荷兰伊斯兰教的发展是否会引起宗教信仰格局变化;非基督宗教政党是否可能发展成为主要政党;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出台新的法律政策重新定义政教关系;在外部局势影响下,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反穆斯林等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到宗教教派间的稳定。这四个变量也是荷兰宗教"潜在人文风险"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