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3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是乐国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的最终研究成果,已于2004年1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拜读之后,笔者认为它有如下特点:一、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本书的内容基本取材于近20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42.
瑞斯·戴维思(Rhys Davids在论述佛陀在古代印度宗教及哲学主要流派中的地位时曾作如下论述:  乔答摩佛陀土生土长在印度,一生过着一个典型的印度人的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印度教还没有出现,他与当时存在的并占主要地位的宗教也没有诤议。他的目的是要把这种宗教建立起来,并使它发展,而不是要它毁灭。诚然,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那种理论——即在人身当中存在着一微妙(微细)的叫灵魂的东西——他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这种理论对宗教而言是不究竟的教义。他用来取代这种“灵魂”实体理论的教义是多种精神因素之组合的理论,在这一点…  相似文献   
343.
德国唯心主义,尤其是谢林和黑格尔的学说,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俄罗斯哲学家产生了强烈影响。这些哲学家中包括弗拉基米尔·S.索洛维约夫,19世纪的一位杰出思想家。毫无疑问,谢林哲学,特别是其晚期所谓的实定哲学学说,对索洛维约夫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其纲领性论文《抽象原理批判》中,  相似文献   
344.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铮 《学海》2005,3(5):124-132
高利贷习俗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够超越不同社会形态而存在。它是长期相沿、为广大民众反复使用的高利贷习惯,本文特指私人、店铺借贷中超出社会认可、对债户非常苛刻的借贷利率习俗。从20世纪上半期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资料来看,此习俗花样繁多,大致可划分为加大利、先扣利、多算日期、粮钱互折、粮食与粮食及其他实物的互折等六类,由此可见高利贷习俗类型与模式的共性和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其所以能够长期延续,主要是因为除了高利贷,农民没有其他更多的融资办法,而高利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剂生活中所遇到的资金或实物的不足。如果不考虑这一社会经济基础,只用政治干预的办法予以取缔,则会导致民间社会秩序的紊乱。  相似文献   
345.
青春绘本     
19世纪下半叶,巴黎人开始涌向咖啡馆、商店、国际博览会,或者在美化后的街道上散步,艺术家们纷纷把巴黎的日常生活当做重要题材加以表现,无疑为传播保留至今的巴黎街头景象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46.
一、与艺术及哲学有关的美学 自20世纪初以来,诸如瓦尔特·本雅明、莫里斯·梅洛一庞蒂、吉勒·德勒兹以及阿瑟·丹托这些观点不同的哲学家在从事美学研究的过程中像他们的前辈黑格尔、歌德及其他人在19世纪那样,时常纠结于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47.
本文阐释和分析以冯·凯特勒为代表的19世纪德国天主教社会训导理论面对当时作为生存问题的“社会问题”时所作的理论表述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48.
吴涛 《中国宗教》2020,(4):70-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天主教开始绘画中国化运动。其中,以陈缘督为代表的辅仁大学美术系的画家团体堪称这次运动的"主力军":他们尝试运用中国化的表现形式,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后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天主教绘画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9.
王轻鸿 《学海》2002,(4):159-163
被誉为 2 0世纪真正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原型批评如何在新世纪再现辉煌 ,这是学术界正在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化全球化、学科交叉性和模式综合化作为当代文化语境 ,也体现了原型批评本身的内在要求 ,原型批评应以此为契机实现自我更新和完善 ,从而更具现实生命力。  相似文献   
350.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后现代思潮”的衰退,一种重访过去、回归宗教、瞩望形而上境界的趋势日益显著。一种“新灵知主义(new gnosticism)”思潮构成了“后现代心灵(postmodern mind)”的一个显著维度。①复兴的灵知主义同其历史先驱构成了一种传承而又对话、延续而又颠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