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本研究主要探讨反馈类型和反馈效价对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前瞻范式探究不同效价的模糊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 相比于无答案提示组, 有答案提示组的被试在积极模糊反馈的条件下显著地提高测试2第二阶段的预测分数(自我欺骗的程度加重)。实验2探究不同效价的精确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 相对于无答案提示组, 有答案提示组的被试在消极精确反馈条件下显著地降低测试2第二阶段的预测分数。实验3采用ERP技术探究反馈类型和反馈效价影响自我欺骗的内在机制, 结果发现, 模糊反馈条件下的自我欺骗诱发较大的P2成分、诱发较小的N1和N400成分; 以及发现自我欺骗在额区的效应较大。总之,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可能积极反馈促进个体的自我欺骗产生, 消极反馈削弱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 积极模糊反馈能够进一步促进了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自我欺骗产生的背后机制可能是自我膨胀。  相似文献   
652.
为了探讨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卡通插图范式和SoMi范式,以628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不同心理理论类型初中生的社会善念的发展;实验2使用社会互动情境和SoMi范式,以360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社会互动方式与反馈类型对不同年级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社会善念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但7年级中高情感心理理论初中生的社会善念显著多于高认知心理理论初中生;(2)7年级初中生在积极反馈条件下的社会善念较多,而8年级初中生在消极反馈条件下较多,9年级初中生在这两种条件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合作情境中,初中生在积极反馈下的社会善念更多,而在竞争情境中,初中生在消极反馈下的社会善念更多。研究说明初中生的社会善念具有跨年龄和跨性别的稳定性,并且会受到心理理论、社会互动方式及反馈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3.
吴燕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11,43(6):661-673
利他惩罚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 自愿支付成本。前人研究发现利他惩罚行为激活了背侧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 因此可以认为利他惩罚的结果是一种相当于金钱奖赏的正性结果, 不惩罚结果则是一种负性结果。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被试在多次信任博弈游戏中观察“利他惩罚结果”和“不惩罚结果”的脑电成分, 结果发现被试产生了明显的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FRN), 且负性程度更大的“不惩罚”结果其FRN波幅大于负性程度更小的“惩罚”结果。因为FRN是对负性反馈结果敏感的一个脑电成分。可见个体并非把利他惩罚结果知觉为一种正性结果, 因此FRN反映了对社会结果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654.
李中权  王力  张厚粲  周仁来 《心理学报》2011,43(9):1087-1094
理解项目难度变异的来源是实现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 总结出影响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的四个方面的因素, 再通过操控构图元素熟悉性、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以及规则类型与数目这些因素, 编制8套图形推理测验, 共包含112个与高级瑞文推理类似的项目。采用铆测验等值设计, 在每套测验中嵌入10个高级瑞文推理测验项目为铆题, 通过网络施测于6323名被试。使用BILOG MG估算项目参数, 并使用IRTEQ进行测验等值, 将后七套测验上所有项目的项目参数都转换到第一套测验的单位系统上。以项目难度为因变量, 项目题干特征变量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这四个因素均对项目难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优势分析的结果显示记忆负荷(即规则类型与数目的组合)是项目难度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其他依次为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和构图元素熟悉性。  相似文献   
655.
郭永积 《心理科学》2011,34(5):1222-1229
摘 要 为了促进中国本土化心理学体系建设和心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心理学学科管理制度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心理学学科归属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反思中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通过心理学在现有学科归属中的局限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可能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学科新体系的系统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了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特别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对心理学的学科归属、心理学的未来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及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广泛联系等需要的讨论中,指出中国心理学在专业设置方面隶属于理学和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认为这种隶属关系将会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和学科成熟。提出应该在现有学位体系中增加心理学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使心理学作为一个与理学和教育学并列的独立学科门类。通过改进学位体系让心理学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中,建设中国本土心理学自身体系,使心理学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为产生众多边缘学科和更好地发挥社会应用功能创造条件,也为今后心理学发展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并在此基础上为展望心理学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56.
Tier 2 interventions are implemented similarly across students and thus serve as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of behavior support in school settings. Check-in/check-out is a Tier 2 intervention with documented effectiveness (e.g., Hawken & Horner, 2003; Todd, Campbell, Meyer, & Horner, 2008). Key features of the intervention include brief morning and afternoon meetings with the intervention coordinator, use of a point card on which the teacher monitors student behavior, and teacher feedback at predetermined times. 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add to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teacher-feedback components of check-in/check-out via the use of a component analysis. Working with 4 children in a general education setting, we first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dure using reversal designs. Next, we systematically removed teacher-feedback components to assess effects on problem behavior and academic engagement. For 3 of 4 participants, we were able to remove all teacher-feedback sessions and the point card; for the 4th participant, we removed only 2 of 3 teacher-feedback sessions due to time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657.
Improving employees' posture may decrease the risk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The current paper is a systematic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Sigurdsson and Austin (2008), who found that an intervention consisting of information, real-time feedback, and self-monitoring improved participant posture at mock workstations. In the current study, participants worked in an applied setting, and posture data were collected at participants' own workstations and a mock worksta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mock setting was associated with consistent improvement in safe posture at the mock workstation, but generalization to the actual workstation was limited.  相似文献   
658.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immediate, personalized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adherence with hand hygiene by health‐care staff in the context of a 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across participants. Target behaviors reached mastery levels and were maintained near 100% throughout 2 months of maintenance probes.  相似文献   
659.
We assessed the impact of checklist-based training on teaching teams' use of the zone defense schedule. Three teaching teams (lead teacher plus 2 assistant teachers) in an inclusive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participated. A 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across teams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zone defense schedule increased when checklist-based training was provided. All teaching teams reached the preestablished criterion, implementing a minimum of 80% of checklist items accurately for 3 consecutiv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660.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 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 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 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 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 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 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 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 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