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睽卦卦义为睽而通,其卦辞与各爻爻辞亦皆围绕此义而展开。睽是睽乖之义,睽乖之所以能通,是因为本卦还有逊退之象义。卦辞之所以仅"小事吉",是因为逊退只能用于非原则性冲突,或者仅作为一种策略运用。初九爻:"丧马"是睽,"勿逐自复"是通;"见恶人"是睽,"无咎"是通。九二爻:臣仆遇主人,本应退避,但"遇主于巷",避无所避,是睽;因属情势所逼,自身无过,故"无咎",是通。六三爻:受刑者艰难赶车,是睽;因赶车很卖力,喻能洗心革面,终能获吉,是通。九四爻:睽孤无助,是睽;遇元夫得助,是通。六五爻:同宗之间有乖违之事,是悔,是睽;乖违之事消解,故同宗之人一起登上宗祠吃肉庆祝,是通。上九爻:求婚或娶亲队伍似寇盗,是睽;"往遇雨则吉",是通。  相似文献   
62.
<正>杨淑琼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为林庆彰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初编)第1册。全书重在解读虞翻《易》学的"卦变"和"旁通"思想,并进一步探讨虞氏解《易》的观念和方法,试  相似文献   
63.
"卦变说"是历代易学家常用的解易体例之一。张载作为义理派易学家在运用这一体例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他以同时包含"乾""坤"两经卦的《否》《泰》两卦作为本卦,以其中的阴阳往来升降去诠释三阳三阴卦之经文与传文,透显出与其整体气化哲学的宇宙论、辩证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连结和贯通。通过对此连结之深入发掘,对张子理学和《易》学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4.
鼎簋制度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把用鼎规格普遍、有序的提升归结为僭越有形而上学之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中原高级墓葬一般随葬数套列鼎,是鼎簋制度的套鼎时期,也是鼎簋制度的高峰期。以往多认为战国中晚期是鼎簋制度的瓦解、崩溃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随葬列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鼎簋制度并没有瓦解,其瓦解期应在秦汉。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山东多数地区没有严格推行鼎簋制度;二是山东地区鼎簋制度的基础较为薄弱,瓦解现象出现较早,瓦解速度也较快;三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普遍流行于中原的套鼎现象,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65.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相似文献   
66.
贫困对一个人的意志确实是一种磨砺。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未能受到系统的大学教育,一生经历非常坎坷,但他一直坚持写作,终于以《修道院纪事》夺得199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项尖级的文学家。泰国女子鸟隆蓬出生于农村,父母靠打工为生,但她自强不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23岁的她获得了53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子奥运冠军。正因为贫困能促人发奋,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贫困是人生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相似文献   
67.
紫阳真人张伯端以<周易>阐述的宇宙观为本,结合自己的修炼实践,以易学象数学理论为依据,说明内丹之周天火候和成丹过程的阴阳变易之理,从而形成了深具易学渊源、崇尚性命双修的道教内丹理论.  相似文献   
68.
用<说卦传>的八卦方位说或汉易卦气说去解说<周易>坤卦卦辞,都会遇到岁时和方位逆行的问题,这是违背八卦方位与卦气原理的.这表明有学者据帛书<易之义>中"岁之义"的说法推断<周易>本经中有卦气思想的看法是行不通的.细考帛书原文,其"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一句其实本非解说坤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而是解说初六爻辞的.而就爻辞"履霜坚冰至"一语本身而言,我们无法从中看出什么方位问题,传本<易传>亦无此类解读,故帛书有关"岁之义"的说法只能视为帛书制作时代的观念.  相似文献   
69.
胡煦之"体卦主爻说"及对"卦变说"与"错综说"之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林 《周易研究》2005,(6):43-50
胡煦是清初一位有独到见解的易学家,他考镜源流,参以心得,深契易理.胡煦根据<周易>建立的一套很精深的生成论哲学,不仅具有解经的意义,更含有哲学的意味.他提出的"体卦主爻说"比较严密地说明了卦爻的生成与变化,对<周易>中"内外往来,上下终始"的解释更为合理,更为贯通,从根本上纠正了"卦变说"与"错综说"之误,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0.
汉易卦气学中阴阳二气消长运行的原理保留了先秦《易传》和《礼记.月令》中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同时也发展了《月令》中的阴阳灾异思想;天人感应的原理是源自《洪范》“五事”“五征”思想,而于战国后期以来被加以充分发挥并在技术上加以细化的天人感应论;五行生克原理是用来说明造成某种灾异的具体原因的,对卦气占筮体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由五行生克理论派生的五行运数理论,主要被用于讲王朝兴衰更替问题,阴阳二气消长运行的理论对于气论哲学的发展还是有积极影响的。天人感应理论有为人道正义寻求支撑的意义,但卦气学繁复的技术细节冲淡了这种意义,而用五行运数理论解释世运兴衰朝代更替,在本质上与天人感应学说是有矛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