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龙场之悟,学界大多以阳明弟子钱德洪主撰的《王阳明年谱》为依据,但是德洪有自身的立场,这一立场值得反省。本文立足于这一反省,主要从与龙场之悟紧密相关的端居澄、格物致知之旨以及《五经臆说》三个方面对龙场之悟进行还原式探讨,揭示龙场之悟可能涉及的多层面内涵与意义,从而为阳明龙场之悟的当下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牟门弟子李明辉先生以"理性事实"和"隐之知"为基础诠释康德与孟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谨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我的基本观点是:我承认在康德和孟子学理中都存在着"理性事实"和"隐之知",但这不仅不能消弭反而更加彰显了康德与孟子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习细平 《法音》2012,(3):24-28
唐末以后的中国禅宗,慧能开创的南宗禅逐渐流布全国,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南宗禅的曹洞宗一脉,自曹山本寂之后,不仅宗风的弘扬上乏善可陈,而且法脉的承续上也不绝如缕。这种情况直到芙蓉道楷才有所改观,尤其是宏智正觉的出世,曹洞宗风于是大振。据《正觉宏智禅师塔铭》、《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等记载,宏智正觉(1091-1157),隰州(今山西隰县)  相似文献   
15.
在理学的话语体系中,“识”不仅指记住所学知识,而更具有体悟、认识的意思,它强调的是认知主体可以通过超越言语的方式来认识理和道,其指向的乃是形上本体,因此理学家很自然地将识的概念运用于对“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的诠释中。薛瑄重视识的概念,是因为贯通性与天道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薛瑄对识工夫的重视,可以看出他在工夫论上明显有注重内向体验的倾向。薛瑄对识概念的使用仍然是继承程朱,他所说的识并不单纯指坐澄心、体验未发的工夫,而是兼具内外的识心通。在薛瑄的工夫论中,识与体认又是相通的概念,识主要是心地工夫,体认则更注重身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