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拜占廷帝国境内的修道院在9至11世纪间兴盛繁荣,在新的教俗关系背景下帝国统治阶层大力扶持各修道院的发展,其手段主要是通过立法和颁布黄金诏书来赐予修道院某些特权或维护其特权地位。统治阶层大力扶持修道院的发展不仅仅是出于宗教情感或私人因素,更多地是为了从修道院和修道士阶层那里获得某些收益,如祈祷的力量、升迁的希望和后事的安排等。  相似文献   
82.
从无忧无虑的儿童时代,走进人生的黄金时期,经历着青春的浪漫与精彩的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成长的困惑?当你不愿只是享受花样年华,想静静的思考人生时,是否觉得无所适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观点各异的亲人朋友,面对让人沉溺的网络世界,你是否曾经不知如何选择,甚至忽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未来走向何处。你感到自己似乎理解不了生命的真谛,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相似文献   
83.
回眸百年诺贝尔奖,我们不难发现,荣耀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虽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们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但在走向斯德哥尔摩的路途中,却凸显出一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是:执着的梦想、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寻常的勤奋、丰富的想象力、浓厚的兴趣、坚韧的毅力以及对科学和生命的挚爱。  相似文献   
84.
"有法"与"无法"论就是<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很重要的一对概念,并且贯穿于石涛一生绘画美学思想的始终.石涛认为绘画有规律、法则,但并没有绝对不变的规律、法则.规律和法则都是不变与变的统一、稳定与不稳定的统一、有与无的统一、大与小的统一."无法而法"论来自哲学变化论,是变化论在绘画法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5.
陈郅 《天风》2009,(3):23-25
改革开放30年的日新月异使中国社会的各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基督教得到空前的发展.自1980年湖南省长沙市基督教城北堂率先重新开放后,湖南教会依托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高举"三自爱国"旗帜,从荒芜走向繁荣,从沉寂走向复兴,迎来了湖南基督教欣欣向荣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到目前全省有基督徒约30万,堂点1200多个,教牧人员730人,其中牧师60人,长老7人,教师159人,执事19人,传道员485人.  相似文献   
86.
创造性思维是把新的思索、新的发现引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设计是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三者有机互补互动的创造性活动.基础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站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把现代艺术的一些美学意念引进来,以培养创造性的艺术思维能力.基础教学内容要有实际意义,内容合理.  相似文献   
87.
成功,是一个诱人的字眼。人的一生,都向往成功,没有谁企盼失败。但现实中却是失败的人多,成功的人少;失败的事多,成功的事少。通往成功的道路,有的人可能并不怎么费劲,有的人却一辈子都可能走不完。有记者披露,他无意中听到  相似文献   
88.
刘作 《现代哲学》2022,(1):72-78
普通人类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出现自然辩证法,引发对定言命令有效性的怀疑,使纯粹实践理性批判成为必要。纯粹实践理性批判通过追问三个问题,防止实践理性的僭越,确立了定言命令演绎的实践的立场。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前面三节,说明道德法则除了自由之外,别无根据;自由除了道德法则之外,没有其他基础;追问对道德法则的兴趣,容易把情感当作道德法则的根据。这些观点与《实践理性批判》是一致的。康德从一开始就不是从理论的角度来演绎定言命令,也没有出现主流学界所批判的失败。  相似文献   
89.
康德哲学有两个伦理学概念,第一个同"物理学"(探究"自然的因果性")相区别,把"自由的因果性"或"自由法则"(Freiheitsgesetze)置于思想的中心,第二个同"法权学"(源自罗马法的ius)相区别,"不为行动立法(那是ius的事),而只为行动的准则立法",因而是"德性论"的伦理学(ethica)。后人往往遗忘康德第一个伦理学概念,而仅仅依据与法权学相对的第二个伦理学概念言说康德,因而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指出,这个误解源于黑格尔,已经延续了二百多年,但黑格尔对康德的指控自相矛盾,无视康德文本。许多英美的现代阐释者延续这一误解,试图把"法权论"从康德伦理学中分离出去,本文对这些观念进行了批驳,阐释了这两个伦理学概念如何是统一的、一致的,必须把康德伦理学作为一个体系、一个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0.
田平 《世界哲学》2001,(2):77-78
first person authority是心灵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在字面上,这一术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中文泽法:(1)译为“第一人称权威”;(2)译为“第一人权威”。我认为,第一种译法清晰地表达了first person authority的含义,准确地把握了心灵哲学家们使用这一术语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第二种译法则含义模糊。下面,我首先对心灵哲学中first person authority这个术语的含义作简要介绍,然后讨论将这个术语译为“第一人称权威”的理由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