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北宋神宗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一位高道蹇拱辰。他因悟人生之虚幻,离家远游各地,居庐山修道,期间又到京师,与苏轼、苏辙、秦观、贺铸、李龙眠等名士交往。在内丹修炼尚未盛行之际,蹇拱辰结合《黄庭经》,创立了  相似文献   
112.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形成于魏晋时期,创始人相传为西晋女道士魏华存。该派以《上清经》、《黄庭经》、《真诰》等道书为主要经典,以存思、守神、行气、服食为主要修炼手段,对道学及中医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魏晋时  相似文献   
113.
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广东佛山成为"岭表巨镇","(南海)邑必以为首称"。民间有"顺德祠堂南海庙"谚语,而佛山不但寺庙祠堂建筑之多冠于省郡,且一年之中醮神祭祀活动鲜有隔日。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山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4.
忠恕思想非儒家独有,在其他文化系统中也有类忠恕思想,二者在强调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具有共通性。与类忠恕思想相比,儒家忠恕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儒家忠恕思想兼含忠恕本身提法和忠恕内涵两个层面,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和人间色彩,突出自己的主动性和自为性及其实践的身体性基础和物质性基础,凸显道德上的宽容和宽恕,同时更注重人情因素。  相似文献   
115.
20世纪墨学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学乃先桑显学,惜至秦汉,几近中绝。至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校勘经书的需要,方有学者校勘《墨子》。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间诂》,集清代学者《墨子》校勘之大成,《墨子》书始可读。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子墨子学说》及《墨子之论理学》。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方法来阐释墨家思想学说,标志着20世纪墨学研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6.
张丽丽 《天风》2011,(12):60-61
跟随基督二十年,我越发地体会到,"神埋葬了他的仆人,但神的工作还在继续"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当代福音派领袖约翰·斯斯托得(John R.W.Stott)牧师青年时期在剑桥大学双主修法文及神学,后来委身基督,在剑桥完成牧职训练。  相似文献   
117.
《学海》2020,(1):190-197
桐油的医用、防腐、化工、农用兼赋税与商品功能,早已内化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长盛不衰。桐油稳定传承的背后,正是一整套社会机制发挥作用。这套社会机制,不仅包含着王朝国家的结构,亦有底层百姓的规则。将两套社会机制打通者,正是明清两朝的贡赋经济及桐油进入市场所产生的利润。而社会机制运行的基本特征,则是文化对生态资源的认知、利用与经营,且二者是一种动态的互动状态。社会机制的保持与创新,则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自行调整,其生命力的可感表达,正是确保文化结构的稳定运作,并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调适创新的方向与内容。尤其是清中叶以降桐油开始走向西欧国家,社会机制创新的目标与方向,直接指向了桐油的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18.
胡运宏 《法音》2020,(1):20-25
佛教东传后,我国西行求法的高僧代不乏人,其中东晋时期的法显法师“创辟荒途”[1],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到达印度的僧人,而且是第一位从陆路去、海路回的僧人。本文就法显西行求法的起始时间、归国时间及与之相关的“南国律学道士”等问题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19.
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数万份文献中,道教讲经文仅仅有四个卷号、三种文本,分别是BD.1219号(列19/北8458)<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BD.7620号(皇20/北8469)<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与P.3021+P.3876号<道教中元金箓斋讲经文(拟)>.  相似文献   
120.
曾庆伟 《现代哲学》2001,1(4):129-134
在“莱茵报”时期的文章里,马克思从政治哲学、法哲学的视角出发,阐发了许多关于自由与法律内在关系的深刻而又富有前瞻性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