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832.
833.
未来世界哲学会是什么形态,应该如何书写?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在这方面,牟宗三、任博克等学者的天台学研究经验能够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系统总结这些学者的探索性经验之后可知,会通中西哲学、构建未来世界哲学,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自觉注意中西方文化的类型差异,对于自身所持立场有清晰之自觉认识,积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共生互补。第二,基于哲学上的后设反思,将本土化思想资源所蕴藏的精神话题进行普遍化的问题提炼。在这一过程中,从事中西方哲学研究的人士最好有自觉的比较哲学意识。第三,要有文明对话中的语言自觉意识,在哲学表达上注重区分自证与他证、独白与对话之间的差异。在这方面,可以从语言表达的公共性、对话性以及如实性等角度入手加以探讨,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总之,未来世界哲学的殿堂不应该忽略佛教文化的价值。牟宗三、任博克等人的天台学研究经验非常富有开拓意义,中国传统的天台学亦非常具有思想价值,可以为未来世界哲学的书写新方案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834.
费希特的知识学不仅仅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它始终保持对存在问题的关注。主体哲学与存在问题的相互纠缠,构成知识学的复杂局面和内在困难。从早期浪漫派开始,对费希特主体哲学的攻击始终着眼于存在问题。为此,在知识学视野下理解存在的基本意涵,就成为重要课题。知识学对存在问题的理解不断进行更新。在耶拿早期知识学中,自我被确立为存在,非我的实在性来自自我的转移,但独立的非我始终没有从费希特体系中消除。绝对自我为存在奠基的任务也没有实现。到了耶拿后期,存在与非我等同起来,成为自我的产物,使存在对自我的从属性更加突出,纯粹的自我意识成为经验意识的先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主张主体“创造”存在,毋宁说是主体是以实践的方式“塑造”存在。  相似文献   
835.
唐薇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2,25(1):102-103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一些学者对心理学的前景较为悲观,他们认为心理学从来没有成为过一门统一的科学。并且越来越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这样的看法自然引起了许多的探讨和争鸣。我国的心理学前辈陈立先生在《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一文中指出:“对心理学的现状,要从课题的琐屑。及屈从物理方法的独裁中解放出来。“要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克服方法论中的诸多限制。……重视意义的地位。采纳释义学的方法,打破‘所谓’科学的桎梏。以活跃心理学克服方法论的专制。”这些深刻独到的见解对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836.
吴飞 《孔子研究》2023,(2):75-88+158
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荀子性朴还是性恶的讨论,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学术争论。笔者并不赞同荀子性朴说,但认为性朴论者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荀子在《礼论》中提出性是本始材朴,是对何谓性的定义,而非对人性善恶的评判,故与性恶并非同一层面的问题。荀子非常自觉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的文质论传统,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讨论人性与礼制。他在《性恶》等篇中将作为质的人性理解为恶,但在《礼论》等篇中又非常肯定情与质,这展现了文质论的理论张力。相对而言,孟子对文质论没有像荀子那样讨论得那么深刻,但性善论更符合文质论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837.
《齐物论》的基本旨趣在于,使人领悟"万物齐同"的精神。据庄子,万物皆是道的体现者,因此其存有本身理应被尊重,以至于万物齐同的和平境界。万物先以个别单位呈现于特定事态中。并且每件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常与周遭环境连上关系,互相影响而转化为另一存有者。因此,使此世界总在变化之中。《庄子》一书所提出的"齐物"概念,要使人承认万物理应拥有按照各自的存有方式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如何将"齐物"之论得到其内在逻辑根据呢?换句话说,《庄子》究竟依据何种内在的逻辑形式以确保"齐物""逍遥"等核心概念的证成呢?本论沿着"卮言"的语言特征而论证"齐物"概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导出《庄子》"齐物"概念正合乎新科技革命时代所需的子学精神,即多元性生活世界此般结论。  相似文献   
838.
839.
刘完素学术成就给我们的启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00015)于玲列为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以他的独创精神闻名于世,其创立的学术思想,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卓越贡献,从而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学习刘氏的创新精神,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发展中医事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40.
大师江苏江都人,俗姓李,1927年生,十二岁于南京礼志开上人出家,先后入栖霞律学院、焦山佛学院学习。1948年与智勇创办《怒涛月刊》兼《徐报》主编。23岁赴台,被诬匪谍入狱,后出狱主编《觉群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