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一诚 《法音》2005,(5):22-22
本刊讯4月19日上午,海南省琼海市博鳌禅寺隆重举行圣辉法师晋院庆典仪式。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琼海市市委书记朱清敏先生、市长宋先生、晓奥集团董事长蒋晓松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北京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浙江天童寺方丈诚信法师、宁波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福建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法师、天台山国清寺监院允观法师、广东六榕寺方丈法量法师、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慧庆法师、厦门南普陀寺定恒法师等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各界嘉宾三千多人出席了庆典仪式。晋院仪式后,按照佛教仪轨在大雄宝殿还举行了居士受戒…  相似文献   
152.
昙曜兴佛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昙曜在北魏佛教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通过开凿石窟、改革僧官制度、新设寺户和撰译佛教典籍等实践活动,不仅实现了他“弘教护法”的愿望,而且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在中国佛教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3.
乌鲁木齐市清真寺的自养,是在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现已初步走上了轨道。市区125座清真寺和简易礼拜点,实现了自养和基本达到自养的44所,1989年自养总收入达62.5万元,有15座清真寺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有1座清真寺年收入达到13万元。  相似文献   
154.
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在佛教发展过程中,对五台民情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五台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带上了宗教色彩。一、佛教信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佛、道、儒三教之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空、  相似文献   
155.
殊像寺座落于台怀西侧的凤林谷口,是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寺内主要建筑为院中央的文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斗拱嵯峨,翼角飞翘,雄伟壮观。1984—1986年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根据文物保护管理的有关条例,对大殿进行了落架大修。笔者参与了这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殊像寺大殿的做法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6.
西宁土楼观     
“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这是北魏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古湟中八最之一“北山烟雨”——今西宁土楼观。土楼观,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城北的土楼山(现习惯叫北山)。土楼山形状奇异,水绕山环,四川烘托,一关东峙,显得格外钟毓而灵秀。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当地群众为河湟名人——汉朝护羌校尉邓训在北山修建了“贤圣之祠”,最早称为“土楼山寺”,俗称北山寺,后改称“永兴寺”。  相似文献   
157.
石窟巡礼     
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历史及其造像艺术  相似文献   
158.
五台山记     
朱运峰(1862—1933),青海省西宁市人。清末贡生。于光绪丙午(1906年)参加礼部在京考试后供职晋省代州。辛亥年(191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游览五台,记录见闻感受甚详,是为“五台山记”。该文写法以时间为经,各台寺观景物为纬,白描勾勒,错落有致;萦念五台山之情,流连山水之思,溢于言表;叙议嵌合,亦复自然生动。其中提到在“十方堂”遇到来自西宁的僧人,一边喝着家乡的牛奶茶,一边听操着西宁方言的同乡谈禅,非常惬意,认为是“夙缘”,可算一个有趣的插曲。可以想见,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从遥远的青海西宁到山西五台,正如作者所说:“历经幽险,车殆马烦,不以为苦者,游五台偿宿愿也。”现在我们把镜头的流光,倒溯到八十年之前,借助一位青海文人的眼睛,让读者诸君神游彼时五台情景。  相似文献   
159.
中国佛教方志是复杂的融合体,它既具有强烈的佛教文化情结,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其中尤以传统史学的影响更为深远。本文从中国佛教方志的发展与分期、传统史学对中国佛教方志的影响、传统史家对中国佛教方志的态度三方面探讨传统史学与中国佛教方志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0.
起源于印度的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在与本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形式、造像题材呈现出本土化、中国化的特点,石窟造像由最初的单一题材发展为多种题材、多种类型的组合形式。石窟寺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五代宋元开始减弱,明清至民国逐渐衰退乃至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