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78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伦理学界近来关于德性(美德)伦理的研究,当然有其社会和伦理学发展的国内背景,但毕竟还得益于来自当代英美伦理学"德性的复兴"之推动,这就提出了"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问题。西方德性伦理学首先是在英美伦理学界实现"复兴"的,其实质是要求道德生活更具体化、更人情化,更重视个人德性及其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其形式可以概括为"行为分析中的德性伦理学"。但是,鉴于现代化的尚未完全实现,对于发展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学"更为重要的则是麦金太尔的"现代性批判中的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992.
现代领导者应该从科学发展观和反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自身的领导职责,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自身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分辨能力和对腐朽思想、错误观念影响的抵制能力。还要在道德建设中把正面教育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结合起来,把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3.
9-24月龄婴儿母亲敏感性的预防性干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争艳  许玉玲  吴东红 《心理科学》2008,31(6):1381-1384
本研究根据依恋理论和相关的干预研究成果编制了母亲敏感性干预手册,并对9-24月龄要儿的母亲实施了预防性干预.有16对母婴对分别进行了家庭录像观察.其中10位母亲作为培训组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干预,干预目标集中于提高母亲敏感性,并提高母亲与婴儿的互动行为水平.另外6位母亲为对照组.三个月后,干预完成并再次对培训组和对照组进行家庭观察.用AinSwonh母亲敏感性量表和母亲行为Q分类方法分别对两次家庭观察录像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表明:培训组在信号敏感、可得、阻碍和接纳四个方面都有改善;该干预模式有效提高了母亲的敏感性.同时,该干预对母婴互动行为水平也略有提高.在文章中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学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有效地解释了行为发生机制,道出了人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人所遭遇的社会环境,人自身的认知,人自己的行为三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道德表现,三者的现实处境及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今道德失范行为的彰显,所以那些认为道德失范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予以消除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能因为道德失范现象的反复出现或严重化就过度谴责道德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995.
爱心漫溢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漫漫人生路,善良在左,悲悯在右。”善是什么?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而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是一种源于同情又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996.
情绪智力、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彬彬  钟建安 《心理科学》2008,31(2):475-478
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组织中个体情绪智力、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通过情绪智力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企业中288个样本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对组织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基于Jones(1991)的问题权变模型,采用情景研究法,考察主观道德强度的结构以及主观道德强度对企业道德决策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137名MBA学生为被试,要求被试基于所提供情景中假想参与者的行为,回答随后关于道德决策(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阶段)的问题.结果表明:1)主观道德强度是1维结构;2)主观道德强度对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 ;3)结果大小对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而社会舆论对道德识别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方学梅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8,31(1):200-204
目前组织公正感研究的重点是组织公正与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某一特定事件的公平/不公平感产生的过程却未得到实验检验.本研究旨在将归因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纳入到公正判断之中,从归因的视角探讨组织公正感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归因过程是公平判断的认知前提,对公平判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2005年"中国汉民族宗教体验调查"结果为基础,就当代中国宗教徒的宗教冷漠、非宗教徒的宗教倾向和无神论者的宗教兴趣展开讨论,试图揭示当代中国汉族民众宗教信仰与宗教行为分离的现实,并就其缘由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杨菊华 《学海》2008,(1):27-37
文章描述了生育意愿抉择理论,介绍了欧美及中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分析了二者悖离的原因,探讨了西方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生育行为、生育水平和生育政策的走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