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6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人格特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测查,本研究探讨了气质性人格特质(神经质和外倾性)这种稳定的内在心理结构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1)除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外,神经质和外倾性还会通过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2)人格特质和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可以有效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变异;(3)习惯性地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在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该发现对进一步制定改善和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2.
面孔方位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辨别任务探讨了正立与倒立的中性面孔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同时线索化范式考察了正立与倒立面孔线索对靶刺激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面孔线索对随后靶刺激的反应没有影响。实验二采用单线索范式考察正立与倒立面孔对返回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线索条件下均产生了返回抑制,而且返回抑制量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正立与倒立面孔作为靶刺激呈现,得到与实验二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当采用中性面孔为线索时,返回抑制的产生并不受线索与靶刺激显著性的影响,而且返回抑制这种盲目机制不受任务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刘盼  谢宁  吴艳红 《心理学报》2010,42(10):981-987
结合比例控制范式与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范式, 探讨了认知老化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有意认知控制对自动抑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当线索有效率由50%提升至80%时, 两组被试的返回抑制量均下降, 老年组表现为返回抑制消失, 但年轻组出现返回抑制的反转, 表明有意认知控制对自动抑制的调节作用受认知老化的影响而发生衰减。同时文章还就认知老化机制的新兴理论—— 执行衰退假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4.
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和经典的线索—靶子实验范式,考查了外框数目(4和8)、线索数目(1和3)、不同线索类型(on-off线索(即线索出现后消失)、onset线索(即线索持续呈现))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发现靶子潜在位置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返回抑制量越小;线索数目越少反应时越长,返回抑制量越大;onset线索反应时长于on-off线索,onset线索产生的返回抑制量大于on-off线索。这表明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和记忆痕迹会影响返回抑制。  相似文献   
165.
返回抑制对工作记忆储存和目标维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  陈彩琦  张阳 《心理科学》2005,28(2):281-284
将线索一靶子范式和N—Back变式结合,以工作记忆的记忆错误和侵入错误数为指标,探讨了返回抑制与工作记忆的储存和加工之间的关系,并对返回抑制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当记忆项目出现在线索化位置时,两种错误数均显著高于出现于非线索化位置的情况,但侵入错误的抑制效应只出现于长SOA条件。这揭示了返回抑制既影响工作记忆的储存又影响对任务目标的维持,也为返回抑制的注意说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66.
本研究选取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对含有类别指称对象语篇心理加工过程。实验1采用命名法,实验2采用眼动记录法。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被试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逐渐增多,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对类别指称概念的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各年级被试表现出对类别指称对象激活的增强;大学生组被试还表现出对非指称对象激活的抑制;激活是立即发生的认知过程;抑制则是延缓发生的认知过程,且是一种策略性的控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67.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是指个体对出现在先前提示位置上的刺激反应更慢的现象。尽管大量ERPs研究发现呈现在线索化和非线索化位置上的靶刺激诱发的ERPs在250-300ms处存在一个稳定的差异(Nd250),但这一差异的方向却并不一致。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结合经典的线索-靶子范式,考察刺激放置的朝向是否会影响到IOR中Nd250效应的极性。结果显示虽然刺激放置朝向并未有影响到Nd250的极性,却对早期P1成分的线索化效应的地形图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这表明1)过往ERPs研究中的Nd250效应极性的不一致并非源于刺激放置朝向的作用;2)刺激的放置朝向会导致早期线索化效应(P1)在地形分布上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68.
药物成瘾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瘾过程伴随着一系列脑机能和心理机能的改变,但对药物滥用如何导致这些改变以及它们如何诱发成瘾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近年来,由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者对药物成瘾过程的认知机能及其脑机制获得了新的认识,且基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及外部压力在维持药物滥用及诱发复吸行为中的作用的测量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而提出的成瘾理论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重点评述了药物成瘾的认知加工模型和以压力或负性情绪为核心的相关理论模型及其研究,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9.
王大伟  刘永芳  毕玉芳 《心理科学》2006,29(2):373-375,372
定向遗忘是关于记忆研究的一种实验范式,也是记忆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阐释了基于代价———收益原则的定向遗忘研究范式,探讨了定向遗忘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定向遗忘可能存在的机制,并结合实证研究论述了定向遗忘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0.
研究考察在双方贡献不相等时,3~6岁儿童分配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98名儿童在竞争或合作情境下和玩偶进行钓鱼游戏,然后对6枚冰箱贴进行分配。结果发现5~6岁儿童比3~4岁儿童进行平均分配的比例更高,一级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能力完全中介了年龄的效应。和竞争情境相比,合作情境促进儿童进行平均分配,同时情境调节了抑制控制对分配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一级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能够解释学龄前儿童分配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