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们祖国医学理论的源泉出自于《灵枢》《素问》,这两部古圣医学经典,为轩辕黄帝和歧伯以问、答词著成。据书中各篇章的高深问答,可以证明黄帝与歧伯都是通天得道修炼之人,他们是通过修身炼性到达上乘功夫、窥透宇宙及人体,不仅对自身的阴阳、五行及十二经脉的循环了如指掌,而且对宇宙大自然之日、月、星辰、五运、六气等等运行规律亦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2.
修巧艳  高峰强 《心理科学》2005,28(1):238-240
满足延宕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控制行为,本文主要介绍米契尔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了满足延宕的研究模式、影响个体做出延宕选择的因素、注意转移和认知表征对延宕过程的影响、儿童关于延宕的元认知发展、早期延宕行为与多年后个体的认知能力、社会应对技能的相关性研究、双重系统结构的理论,并分析了米契尔的研究对当今儿童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拇外翻畸形的发生、发展与外科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拇外翻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发病是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足的一个过程。遗传、足结构的异常和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是常见的内因。而足部负重和鞋的挤压等是常见的外部原因。随着畸形的发展,会引起拇趾一系列病理改变。认识这些病理变化对拇外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是治疗拇外翻的主要方法。治疗中既要重视恢复足的功能也要重视足的外观。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理改变,另外,术者还应熟悉每种手术的适应证,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要求以及术者的经验和条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蹄足与马蹄内翻足畸形是下肢畸形中最常见的畸形,其成因复杂,治法众多.为规范治疗及疗效评价,因此有必要对畸形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制定手术策略.秦泗河等国内外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马蹄足及马蹄内翻足进行分类并制定手术策略.根据其成因将畸形分为:先天性、麻痹性、创伤性及痉挛性等.分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治疗,一个良好的手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该达到:足部无疼痛;能用足底负重;步态及外形美观;能穿正常的鞋;足要有弹性;病人及家属满意.将各种畸形逐渐细化,制定手术策略.简要评价了Ilizarov技术在马蹄足畸形矫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足兵”说是建立在对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国民凝聚力三者关系辩证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孔子价值观、人生观在国防领域的理论化和具体体现。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和军事教学实践,为其“足兵”说作了知行统一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忘足,履之适也"出自《庄子·外篇·达生》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庄子所说的"忘足"之"适"实际上是一种"自适之适",这是关于主观的审美体验状态的描绘。主体忘却自己的欲求,摒弃自己的成见,包括对被观照之物的一切理性的、逻辑的认识,进入一种无目的的直接的自由观赏中,达到主观感受的至美至乐之境。从艺术创作角度看,当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足"、"履"正好合"适",也就是当鞋子刚好符合脚的尺寸,艺术规则与法度不仅不制约艺术创作的自由,反而是以一种最适合于表现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手段出现时,"忘足,履之适也"体现的是一种创作自由达到顶峰的境界。从艺术欣赏角度看,"忘足,履之适也"在作为艺术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质是艺术理想与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一种不对对象进行概念辨析,同时又摒除主观欲望、成见的内心状态。当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都自行消解,"忘足"之"适"便走到了最后的"忘适之适",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精神的绝对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7.
咸卦和艮卦的性心理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在传统上一向释<咸卦>之"咸"为"感",今人李镜池、高亨、王明、刘正又提出了解释咸卦卦爻辞的三种新说,本文以现代性心理学关于"足恋"的知识为根据指出:咸当训为动,咸卦各爻辞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恋爱中互相抚摩对方身体各个部位直到亲吻的一连串的"镜头"或"场景",王明的解释是最得当的.由于艮卦爻辞与咸卦爻辞存在可以类推或平移解释的关系,本文从性心理学的角度对艮卦爻辞作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妙华 《佛教文化》1994,(3):23-24
主持寄语 日前我去看望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进门吓了一跳:他在倚墙倒立!待他老人家将自己顺过来之后,问讯练的何功?老人哈哈一乐,擦擦脸说:什么功也不沾边,只不过坚持练此倒行、倒立之法有年,故尔红光满面、心气舒坦、精神头足!现在将这则趣事拿来,如果硬要比附本栏的“于颠倒中显精神”,恐读者有以为图解之嫌。但往深里想想,既然人之身体时常可以如此颠倒,其效甚佳(当然绝非人人都可去试),那么人的精神又为什么不应当“颠倒”一番——顺便建议您联系上期第25页的“人生颠倒是情痴”一块读,“颠倒”果有大乐、大悟在其中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