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就帛书《周易》部分疑难卦爻辞的训释作了探讨,认为:《剥》六二“辩”读作“蹁(髌)”,膝端也,“辩”及初爻“足”均非床体;《赣》九五“塭”即“堤”之形讹,读作“疷”,“祗”读作“疷”,训“病”,或以“柢”为语词,或写作“柢”,皆误;《屯》六三“鹿”读为“麓”,山足也,不训禽鹿,“几”,词也,“如”,往也,“舍”者舍置也;《归妹》六五“日月既望(望)”,“日”字衍文,“既”,今本、帛书《昭力》均作“几”,“既”读作“几”,几者辞也,或如字作解,或以“近望”实解,均非;《泰》初九“胃”读作“(曹)”,“(曹)”为“(彝)”或体,“(羹)(汇)”为“(曹)”之假借字,“(曹)”者类也;《鼎》九四“屋”读作“屋剭”,“刑剭”者厚刑也,此汉人古义通训,今本作“形渥”,“握”训“渥沾”,疑非;等.  相似文献   
92.
马王堆帛书《缪和》《昭力》中的"子"即是孔子,其中蕴涵着大量孔子易教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和其他古籍中所见孔子思想相互印证而又富新意。孔子晚而好《易》,不仅出于个人宗教情感之需要,更主要的是他对易之教化作用的阐扬。挖掘这两篇中的孔子易教思想不仅可以推动帛书《易传》的进一步研究,更可以深化对孔子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承继前篇,本文以逐章解读的形式,对帛书<二厽子>下半部分中的疑难词句和其中所涉及的易学问题进行了发掘和疏通,试图解决先秦及汉初易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4.
帛书《二三子问》篇有"理顺五行""必顺五行"之语,其中具有时令含义,核心内容是"顺天",顺应天时之意,具体指顺应五行、四时以及寒暑之代序。此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农事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即《管子·四时》所云"圣王务时而寄政"之意。可以说,《管子》"知四时"与《二三子问》篇"顺五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皆源于对四时的关注,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播五行于四时"。对此,帛书《易传》没有给出具体方案,而《管子·五行》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这涉及君主行政的具体措施,其中透露出天地人一体的宇宙整体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5.
丁四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42万字,559页,是丁先生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之上对帛书《周易》和楚竹书《周易》所做的校注。在版本采用上,楚竹书《周易》以濮茅  相似文献   
96.
关于《黄老帛书》的成书年代,学界有五种意见。分别是“战国早中期之际说”、“战国说”、“战国末年说”、“秦汉之际说”和“汉初说”。比较各家考证过程,尽管结论不同,但在前提性的假设、目标追求和基本方法上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前提性假设的相同。表现为考证者都设定:帛书代表着黄老学派的起点;目标追求上的共同性,在于考稽者都试图将帛书的成书时间框限在某个相对狭窄的时段内;在考证的方法上,各家都运用了比勘法和推测法。笔者认为,考证帛书的成书时间,必须打破上述三个方面的执著。帛书可能是自战国早中期之际到秦汉间,经过多人整理充实而形成的。本文于此谨就其成书于秦汉间的可能作两点补充论证。第一,帛书中对复国封国现象的肯定可能反映着秦汉间列国关系;第二,帛书中的黄帝形象在政治方面不排除影射秦汉问某些或某个历史人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