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陆劲松 《现代哲学》2006,(6):126-128
2006年10月15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中山大学的数十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将讨论主要内容综述如下:面向中国现实的唯物史观研究复旦大学冯平教授强调要做面向中国的哲学问题研究。她认为,“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问题更深一步讲就是理论问题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和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达成平衡和默契则是关键。冯平教授从自身曾经对于西方价值哲学的关注,到后来关注现实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体悟到哲学研究应面对现实真实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2.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群玉  周兵 《现代哲学》2006,3(6):38-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13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社会公正理论得失的探讨,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正观的基本内容。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正观,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原则,并达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4.
文章从翻译的视角入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接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译介,经由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摘译、节译特别是转译值得细致考察。翻译发挥了历史规划和主体召唤的巨大作用。从对等词的选择和思想的把握等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过程的有机组成和延续。  相似文献   
135.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龚育之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龚育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1999年完成的"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回顾:五年和八十年",是一篇将理论、政策和历史研究同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紧密相联系的力作。该文三万多字,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文稿共分六部分:三令五申、历史传统、触目惊心、心所谓危、理论研究、政策界限。这篇文章出台背景,作者在本文前言中已经说明。勿容置疑,这篇文章在当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仍然有质有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他才思敏捷、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经龚育之同志夫人孙小礼教授的同意,本文将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分四次连载。相信这篇文章的魅力、论理和时代的高度,仍然会感染我们,赞叹它对今天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6.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变革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性变迁的重要方面,其基本特点是:社会存在的结构性变迁是意识形态变革的基本动力,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求变是意识形态变革的理论内驱力,民众认同的多元变化是意识形态变革的重要因素,"价值之争"始终存在于意识形态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正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变革的基本特点,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7.
自述     
出生于革命烽火年代,少年起就热爱文学,青年时代师从蔡仪先生,但不固守门户之见,而广泛吸纳各派精华.寂寞半生,清贫一世,唯求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对学理解析推断,思索琢磨,在文学研究学研究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从1904年《东浙杂志》发表的一篇“金华人之拜草木”一文的评论到2005年11月7日《金华晚报》发表的另一篇评论“有病不看医生,去求‘樟树娘娘…,虽相隔一百多年,但之迷信、愚昧,同出一辙。时至今日,愚昧、迷信,不但不减,反而花样翻新。“理疗内裤”、“开光内裤”,更以广告形式大加宣扬。看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9.
《科学与无神论》2009,(4):F0002-F0002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2009年7月11日因病辞世。任继愈先生坚持以科学无神论为思想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宗教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学术研究的优秀代表,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哲学、中国宗教学领域中高瞻远瞩的学术研究领导者和优秀的学术活动组织者。  相似文献   
140.
"自由"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并且表达着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的"人"的理想.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普世价值观念的话语权,谁就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就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西方国家至今垄断着普世价值观念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妖魔化"正愈演愈烈,我们则处在欲辩无词的窘境.中国的现代伦理学应当高举"自由"的旗帜,从"自由"这些普世价值观念的角度深入和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在历史给定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通向"自由"的道路永远敞开着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