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是笔者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过程的心得,仅涉及问题的某一个方面。但就笔者言,从纯粹的文本到对现实的关切,这一视角转换,应该算是一个进步。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根本。  相似文献   
32.
恩格斯是与马克思齐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和贡献,不仅可以剖析批判那些对恩格斯进行的毁谤言论,而且对于深刻认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两种文化遗产之间不可分割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之处,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璀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4.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一“重新”和naseere“出生”构成,法语:LaRenaissance)是指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兴起,后扩展到欧洲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以“导”的方式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新性贡献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导新时代中国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6.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宗教现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研究宗教现象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其中重要的一种范式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编写宗教学教科书。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教科书的构建在孕育、初创后,走向多元化的探索,将来有望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开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新气象。  相似文献   
37.
以“人类是否对自然承担直接道德义务”的问题为根据,可以将西方环境伦理学划分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环境伦理学存在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背后却具有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看,它们都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它们不去探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是如何断裂的,进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秉承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价值决定论;从价值立场的一致性看,它们不仅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辩护的伦理学,而且漠视人民群众和发展中国家为了消除贫困追求生存的发展权与环境权,是一种以追求“生活质量为导向”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引进、评介,由此形成借鉴或认同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随着学术界对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理论基础和价值立场上的缺陷的认识更加深入,学术界提出了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主张,这也使得学术界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在吸收西方环境伦理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理论谱系的生态文明理论,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西方环境伦理学关于生态本体论、生态价值观等问题的争论,对我国不同理论谱系的生态文明理论都产生了影响,厘清这种影响不仅有利于促进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而且有利于我们建构一种能够既维护中国的发展权与环境权,又有利于促进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38.
人造细胞是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人造细胞及其衍生出来人造生命的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关于是否应该继续研究人造生命,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各执其词。以克莱格·文特“创造人造细胞”事件为切入点,回顾了人造生命的历史,简要介绍人造细胞的产生过程,分析人造细胞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同时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医学伦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维度与角度,让人们对人造细胞产生的道德问题做出更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39.
稿约     
《学海》2014,(2)
<正>《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栏目。主题研讨就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专题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学科,尤重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和历史学,发表的论文强调在文献评  相似文献   
40.
当代中国社会,每天都在不断产生新的媒体奇观。从文章、马伊琍婚姻风波事件涉及的主体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参与、难以计数的网络跟帖、微博热评等来看,它确实形成了当下中国波及世界的一大媒体奇观,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家庭婚姻伦理文化的变动和亟待引导的状态。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审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贵和守孝"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承和变异,剖析其对婚姻家庭的种种影响,批判封建婚姻伦理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局部领域的死灰复燃及其对道德、婚姻和家庭社会和谐的破坏,考量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内,重新构建和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婚姻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