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4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月23日,北京市道教协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三清神韵·和暖中华新春祈福音乐会暨北京市道教音乐团成立庆典,用道教传统艺术形式为祖国祈福、为人民祈福、为首都祈福。  相似文献   
182.
中国道教学院是一座全国性的道教院校,成立于1990年5月,迄今15周年了。15年来,学院严格按照宗教院校的办学方针,根据《中国道教学院章程》和中国道教学院制订的有关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谨遵“尊道贵德,学修并进”的校训,培养青年道教人才。当今各地道教组织的骨干力量大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4.
《中国道教》2011,(3):6
6月24日,全国宗教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在江苏省句容市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心澄,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洪长有,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沈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  相似文献   
185.
1 往昔备受歧视自生自灭香港中医药业百多年来走过了一条崎岖、曲折的道路。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香港殖民地政府表面上不干预中国传统习俗及其发展 ,包括中医治疗和中草药的使用 ,实际上却歧视、贬低中医药 ,拒绝授权中医签发死亡证 ,将中药经营称为“中草药贩卖者”。香港中医药业长期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况 ,既无专业地位又无社会地位 ,中医多数是在临街开设诊所或在中药铺坐堂 ,中药虽有药材、成药、凉茶等专门店 ,但多混迹于大街小巷的杂货店铺。19世纪中叶 ,香港民间成立了首家全部由中医师负责诊治 ,并以赠医施药为…  相似文献   
186.
近日,中国道教协会组织全体道职员工认真学习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精神,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结合道教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进行了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说:胡总  相似文献   
187.
关于"无为"思想,今人可谓关注颇多,在刊物上、讲话里随处可见关于"无为"的话语。关于"无为"思想的理论挖掘现已相当完备,这体现了道教思想、教义研究逐渐为世人所认识和重视,这也是盛世气象之必然。关注多了亲近就多了吧。  相似文献   
188.
张粲 《宗教学研究》2017,(1):104-110
雷慕沙是法国首位经院汉学家,他的道教研究基本沿袭了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对于道教的贬斥态度,体现了19世纪欧洲人面对异质宗教时的“基督教至上”和“欧洲中心论”的时代偏见。然而他又在欧洲首译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率先选译《道德经》,在19世纪的欧洲开启了道经译介和道教研究的序幕。本文尝试通过梳理雷慕沙对于《太上感应篇》及《道德经》的译介与诠释,以及其对于法、英、德等国的道教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雷慕沙在道家和道教思想于欧洲的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再现19世纪前后欧洲对于道教的认识及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89.
隋唐时期,中国道教正式开始对得道成仙之依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的“道性”论。“道性”论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道教的学理化进程。它不仅对众生悟道成仙的理论根据进行了严密的论证,而且还大大简化了道教的修炼程序,把修道的重点安置在修己一  相似文献   
190.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1,(2):1-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其人乐治家畜财,得富贵者,年少力能布作,而长思为事,力尽因乃止,能扬善隐恶,常用心乐为善,思尊上。凡疑悉慎戒之,不敢妄为,又爱下不欲害人,不枉王法,不乐随邪礼相随饮食也。凡不急之事,不敢与焉,有知而为此行,到老无知乃已。虽实若虚,口不轻语,故能致珍物畜积,因以成人也。《太平经·为道败成戒》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