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认知功能损伤。例如,存在注意保持缺陷,对与创伤相关的信息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和应激反应;并存在对创伤信息的记忆偏向,在陈述性记忆和自传体记忆中表现出一定的缺陷。近年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类似的证据,表明PTSD的认知损伤可能与执行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但这一解释是否正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综述对5·12汶川大地震后长期的心理干预工作,尤其是认知功能损伤人群的筛选、恢复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72.
孤独症神经结构研究中近来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孤独症生命早期存在脑过度生长的现象。进一步的探查表明,孤独症个体脑的过度生长主要由脑白质的过度生长造成,并且脑的过度生长又主要体现于那些较晚成熟的高级脑区。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也提示孤独症并不是由单一的局部神经缺陷造成,其存在着广泛分布式的神经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273.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在学习障碍的鉴别中兴起的干预-应答(Response to Intervention,RTI)模式鉴别学习障碍内部亚组的有效性及其调节因素。通过系统检索1996-2015年的文献,获得了34项研究,包括6127名学生的45个样本、261个效应值。元分析结果表明,RTI模式可有效区分学习障碍风险儿童的内部亚组,对干预无应答和有应答的学生在学业成就、认知技能、行为等多方面存在系统、显著和持久的差异,但仍存在个体应答状态的进一步分化。RTI模式对于学习障碍风险儿童内部变异的区分效果受到干预对象、干预层次、干预时间、应答指标选择、测量方法和切分点等因素的影响。本元分析结果不仅为认识RTI模式鉴别学习障碍的有效性提供了进一步证据,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调节效应分析,为合理实施RTI模式鉴别学习障碍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274.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存在空间工作记忆加工缺陷,其具体受损环节尚不明确。组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性信息编码方式,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环节。高度结构化的刺激容易形成高水平组块,因此,刺激结构化程度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能够反映个体的组块加工能力。研究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Corsi空间广度任务,加入刺激结构化因素,考察高功能孤独症幼儿是否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并探讨组块加工是否直接影响到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实验1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ASD幼儿存在明显的组块加工缺陷。在易于组块的高结构化条件下,健康幼儿的记忆成绩明显较高,而ASD幼儿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并无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Corsi空间广度任务,结果显示,不论高、低结构化条件,ASD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幼儿。但ASD幼儿由于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差异较健康幼儿小。因此,ASD幼儿的组块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此外,记忆存储器的异常可能也是ASD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ASD幼儿的空间组块缺陷主要由于弱中央统合的认知风格,他们缺乏自上而下的组块加工动机,难以主动对刺激形成高水平组块编码,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275.
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 即死亡发生6个月后, 个体对死者的想念影响到了生活各方面, 且社会功能受损, 其最近20年才开始受到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概念提出及后续发展, 并讨论了其与持续性复杂哀伤相关障碍的区别与联系。随后, 本文综述了其独立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与正常哀伤、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区别。接下来, 本文对其病理机制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讨论。最后, 本文指出未来可考察诊断标准的跨文化适用性、丰富病理机制的理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276.
认知偏向是焦虑障碍患者的重要认知特征, 是指患者或高焦虑个体对负性或威胁性信息存在认知加工方面的偏向。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聚焦于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近年来, 研究者致力于将认知偏向的矫正应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 得到了不一致的结果。本文总结了将认知偏向矫正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不同方式, 并从主观报告的疗效证据、行为及生理指标的疗效证据, 以及未发现疗效证据的研究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结果的高度不一致, 本文从期望效应、干预对象、因变量和其它参数等方面探讨了可能的原因, 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7.
从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出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面对的政治伦理关系主要有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政党关系,其中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政治伦理关系,这一首要政治伦理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党群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伦理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78.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ASD)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社交互动障碍。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康复干预方法存在耗时长、花费高昂、专业康复治疗师短缺等诸多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交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通过梳理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干预中的可行性,分析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社交互动中的研究现状,探讨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干预中实验环境、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挑战。未来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中的研究可考虑从探索人机双方特点开发新的社交场景,结合多模态和脑科学技术揭示人机互动的心理过程以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构建社交机器人闭环系统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79.
情景预见是个体将自我投射到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预先体验可能发生的未来事件的一种能力。为了考察幼儿的自我投射能力在情景预见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比较了从自己的视角和从他人视角完成情景预见任务时幼儿的表现。实验1选取236名3~5.5岁典型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TD)幼儿,采用被试间设计发现,总体而言,幼儿为他人做预见优于为自己做预见。实验2采用被试内设计,在TD儿童身上验证了实验1的结果,同时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为自己做预见与为他人做预见没有差异。综上,幼儿不成熟的自我投射能力会干扰其自我卷入的情景预见,而自我投射能力受损的ASD儿童则没有表现出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280.
语言功能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典型症状之一。1957年,斯金纳从行为学角度提出"言语行为",认为人们获得表达和理解语言的能力与学会走路、跳舞等行为的原理相同。2001年,海斯等人在斯金纳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人类语言和认知的新视角——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澄清了语言的推衍性实质,认为言语行为是将一个刺激与其他刺激建立关系框架的过程。研究表明基于RFT的多范例训练可以提升ASD患者的推衍关系反应水平,且推衍关系反应与语言和认知功能的发展高相关。未来RFT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通过推衍关系反应训练修复ASD患者的语言和认知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