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周海金 《学海》2007,(2):169-174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身体不仅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标志,还是人思想品德、精神状态和心灵境界的表现形态,因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犹太人的认识中,对身体的重视不仅是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需要,也是一项神圣的宗教义务。犹太人对身体的珍视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对身体的保养,如洁净身体,遵循犹太饮食法,也表现在对性所持的正面态度上,这些方面在犹太经文上都有特定的条例。不同的文化土壤滋生出不同的人体观,研究犹太人的人体观对于我们了解犹太人和犹太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2.
心脑血管疾病已超越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与血压水平正相关,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高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摄盐过多可能是现代社会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人类进化角度揭示长期高盐饮食导致高血压的历史根源,进一步阐明限盐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3.
刘国雄 《心理学报》2013,45(3):310-319
采用Keller, Gummerum, Wang和Lindsey (2004)的不知情义务推理范式, 探讨了96名4、5、6岁幼儿对通过条件规则表述的鼓励性或禁止性的道德规则、以及习俗规则的义务推理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幼儿对两种不同领域规则的义务推理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发展规律, 表现出显著的“角色效应”, 即多数幼儿都能指出同伴违反, 随年龄增大指出妈妈违反、双违反的人次百分比逐渐增多, 尤其是一些4岁幼儿就能正确指出道德和习俗领域中的妈妈违反, 部分5岁幼儿即可正确指出双违反。2)在不知情的义务推理范式下, 一些4岁幼儿错误指出本来是妈妈违反约定的情境中同伴违反、一些6岁幼儿错误指出本来是同伴违反约定的鼓励性规则情境中妈妈违反。3)尽管幼儿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义务推理没有差异, 他们对不同性质社会规则的义务推理却表现出显著差异。5、6岁幼儿对禁止性的道德规则中同伴违反的检测显著低于对鼓励性的道德规则, 而6岁幼儿对双违反中妈妈违反的检测则相对更高; 6岁幼儿对习俗规则的义务推理也表现出类似的不同性质之间的差异。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的研究结论, 反映出幼儿对道德和习俗规则进行义务推理时表现出的跨领域的一般性及其领域内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4.
支媛  汪萍 《美与时代》2013,(7):49-51
水族人的祭石习俗由来已久并代代相传,它是水族先民原始思维外在形态的显现,作为水族族群集体无意识的具象表现形式,其与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紧密相关。一水族人对石头的崇拜由来已久,如今可见之水族祭石习俗便是这种石崇拜心理最集中的表现。水族人十分崇拜石头,他们把石头看作是族群的保护神。水族的祭石习俗形式多样,有重大的祭"霞石"仪式,还有"拜谬"、"立邑"、"拜善"等等。"拜谬"即水语的"拜岩菩萨","立邑"即"拜山神","拜善"  相似文献   
155.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研究民间宗教的重要方法之一.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了人们差异又多元的世俗心理需求.融入到民众生活内部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深刻存在,是转经习俗得到稳固传承的隐形动力,甚或成为藏传佛教长期扎根于青藏高原的民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6.
正杭州碑林中现存与道教相关的石刻约十余通,承载内容细微丰富,是研究杭州道教历史及当时当地民众信仰习俗的宝贵资料。杭州碑林位于杭州孔庙,为浙江省最大的石刻博物馆,保存有唐代至清末的500多通碑刻。这些碑刻有相当部分与宗教相关,是杭州历史上宗教鼎盛,且多宗教长期共存共荣的明证。杭州碑林中现存与道教相关的石刻  相似文献   
157.
罗哲海以"后习俗伦理"解释孔子的伦理思想,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他说:"中国在轴心时期的中后期(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间),曾经历过一个早期的‘启蒙新纪元’,因为此时的哲学家们不但对先前视为理所当然的规范进行反思,而且具有向‘后习俗’(postconventional)思维的突破性进展。"[1]那么,什么是习俗性的伦理呢?美国的汤姆.L.彼彻姆在他的《哲学的伦理学》中谈到"什么是  相似文献   
158.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重要的阿拉伯国家,其伊斯兰传统饮食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宗教、人文和科学内涵。本文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埃及传统伊斯兰饮食的研究,展现出其中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其他阿拉伯国家饮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新疆的"去极端化"工作需要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模糊问题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深化认识、澄清观念。为此,不应固化传统和习俗,传统和习俗需要与时代发展同步;不要固化民族和宗教的关系,没有哪个民族天然就信仰宗教,天然就是某个宗教的信徒;不要固化宗教禁忌与习俗的关系,宗教禁忌不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然价值。各民族要相互尊重,不可污名化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同时,还要划清底线,任何人都不能以杀戮和剥夺他人的生命来实现自己进入天堂的幻想。  相似文献   
160.
常静 《佛教文化》2023,(1):105-109
佛陀住世时,出家人为了去除骄慢之心,为信众广种福田,同时也为了省缘修道,并不举火做炊。每当饭食之时,众比丘就会托钵到施主家中乞食,为信众种福田。从佛世时起,乞食制度不仅成为佛教的修行方式,也是为施主种福田的重要方式。对于施主来说,若能以恭敬虔诚之心,以上妙饮食供佛斋僧,就能获得诸多不可思议功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