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感悟瑜伽     
瑜伽在我心里是一门富有哲理的艺术——一门可触及灵魂与肢体的艺术,同时还可归入医学健身范畴。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瑜伽作为生活中的减压方式,开始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接近瑜伽、学习瑜伽。我作为一名佛教信仰者,瑜伽已成为我的日常修行方式之一。瑜伽中的冥想,即是禅  相似文献   
492.
《法音》2008,(6):79-79
本刊讯6月6日至9日,中日第十二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无锡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张琳副秘书长、无锡市黄继鹏副市长、江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张大良主任、灵山书院吴国平理事长以及无锡市主管宗教事务的多位领导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493.
民国以降,藏传密宗佛教再次进入汉地传播,很多道家学者做了一些道密合流的阐释。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汉译藏密文献阙如,因而在道密比较和解读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误读。民国藏密学者陈健民先生在这方面是特出者,其汉文本藏密研究巨著《曲肱斋文集》其中一篇《中黄督脊辨》,对道家内丹学所涉“黄道周天修证系统”与藏密“中脉法身修证系统”做了道果上的详尽比较。但由于论题所限,其文对“道家黄道周天”所依据的哲理背景,和“藏密中脉法身”修证所依据哲理背景“随教唯识见”与“中观应成见”没有展开论述,留有微憾。本文试图在二者所依据的哲理背景上进行详尽的论证,辨析道家“黄道”与藏密“中脉”的区别。  相似文献   
494.
Theology,根据其词源的意思,是"关于神的言说",因而"神"是神学所围绕的中心。阿奎那对神学的看法与此相同,他认为对于神学或者说"圣道"来说,神是这一学问的研究对象,"圣道所讨论之一切,均是根据天主或在天主的角度下,或者有关天主本身的事物,或者与天主有关系的事物,即以天主为根源或目的的事物"1。按照古典的知识论,要  相似文献   
495.
本文简明介绍了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靑的佛教哲学思想,阐述“三谛圆融”同龙树《中观论》的思想渊源关系。同时比较了圆别二教中道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496.
印度佛学缘起性空、三自性与三无性的知性思辩,在中国化为禅宗了悟自心的感性体验。  相似文献   
497.
刘东 《法音》2012,(5):81-82
本刊讯5月14日下午,日本日莲宗日持上人显彰会一行20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学诚副会长、王健秘书长的热情接待。显彰会一行首先在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北  相似文献   
498.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怕写作文。在作文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老师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提高习作能力,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499.
张琳  凯琳 《佛教文化》2010,(2):124-128
<正> 欣闻良师挚友李唐先生的画展将于近期在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一日本举办,心中不胜欢喜。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书画艺术更是两国文化交流最具共同语言的文化事像。一花一世界,一艺一智慧,作为一名李唐艺术的尊崇者我深感此次以绘画艺术为媒体的展览将化为文化的感通。有力的加深中日两国人民,两国艺术家的心灵沟通。促进两国文化感通加深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深度。  相似文献   
500.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