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1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辩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战国诸子思辩景观。就思辩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而言,《庄子》和《墨经》之文体现出当时思辩的最高水平,成为战国思辩文章的典型之作,但二者又存在着实质的不同,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庄子》思辩和传统意味浓厚的《墨经》思辩,昭示了战国思辩乃至此后思辩学术和文化发展的两个趋势和方向,影响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62.
常正  桑吉  王丽心  唐思鹏  王小明 《法音》2003,(10):58-66
策墨林活佛(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副会长):这次参加中国佛教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甚感激动。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几个50年啊!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50年,不仅是我们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与会者的大事。整个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时间紧凑。《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纪念画册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编排的也很周到全面,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总结了佛教协会50年的雨历程。《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报告中有关佛教协会工作的总结以及对今后佛教协会工作的设想,我认为都很好。不过有个别的提法我认为需要谨慎对…  相似文献   
63.
64.
永寿 《法音》2006,(3):19-19
各位理事:我受常务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关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的说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自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以来,对于规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的管理工作,发扬佛教和合共住的优良传统,加强佛教信仰建设、道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住规约》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仍然继续执行。但是,十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寺院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僧人年老扶养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僧人年老后,行动不便,得不…  相似文献   
65.
高友洪 《天风》2000,(3):17-18
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还有随滚动的沙丘与一望无垠的草地……想象中的内蒙古大草原,洋溢着一派祥和的塞外光,令人心驰神往。而内蒙古教会则如待字闺中的淑女,默然独处一隅,鲜为人知。多年以前,当我偶尔听到关于内蒙教会的传闻时,印象中,想当然地认为不过是“耶里可温”残存的痕迹。  相似文献   
66.
音乐的起源及其政治作用和审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啸 《学海》2001,(5):153-158
古人认为音乐起源于.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音乐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政治的推明与礼乐息息相关.礼的初义是指祭祀,其中音乐承担着娱神和敬神的职能.周人以礼乐治国,音乐依附于"德"而存在.老子对音乐害道的批判表达着他以道与礼对峙的思想,但他不完全反对音乐,赞成音乐接近道的品质.音乐与道的有机结合,使音乐进一步承担起了诠释自然的任务.认识到音乐独立的审美功能是在东汉后期,魏晋时人们面向自然又获得了对音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7.
思念如雨     
悯心 《天风》1994,(8):36-37
又是春天了,又一个雨季来临。绵绵的絮雨飘飘洒洒淋湿了我的心,整个世界、整个心都被沉浸在这春雨的忧郁里。 清明节,一个伤感的节日,灰蒙蒙的天增添一份生者对死者伤痛的回忆,增添一份无法言喻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68.
30多年来,慧庆法师始终以自己的行持——慈悲济世、严持净戒——践行师父的嘱托。从百岁宫殿堂的新修、扩建,到寺院僧众的道建设、面向社会的公益慈善,一步一步,不断探索前行。一坐落在安徽九华山插霄峰摩天岭上一的百岁宫,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  相似文献   
69.
70.
董涛  野楠 《美与时代》2014,(4):126-126
通过对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时代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物或作品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