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宗教》2022,(7):47-48
河北省宗教界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十九次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全国性宗教团体发出的共同倡议,有力有序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广大宗教界人士自觉把崇俭戒奢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奢靡之侵蚀,认真解决影响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一、深入宣传动员,凝聚崇俭戒奢思想共识。全省性宗教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对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全省性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在研究制定本领域“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方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2.
木镇的屋檐     
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是一半,瘦瘦的清癯,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它是那样的敏感,如一个刺猬窸窣在平原的深处里,一有响动,就胆怯地蜷缩起来。  相似文献   
23.
道风山圣殿     
, 《天风》2012,(12):F0003-F0003
在香港高楼矗立、熙熙攘攘的沙田新市镇.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山岗上有一组别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通常.访容走近了才惊讶地发现.这充满中国传统建筑韵味的地方竟然是香港著名的道山基督教丛林。丛林的核心部分是圣殿。这座原来设计用作祈祷小堂的圣殿呈八角形.蓝瓦红梁.檐角飞翘,  相似文献   
24.
永寿 《法音》2006,(8):9-1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借大理崇圣寺开光暨方丈升座的殊胜因缘,全国各省级佛教协会负责人、各地长老大德及部分佛教期刊负责人聚集到一起,就如何贯彻世界佛教论坛共识等问题召开座谈会,共商佛教发展大计,法喜充满。座谈会围绕贯彻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探讨中国佛教如何加强道建设、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25.
自晋代以来,行书创作在宋代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时期,而这次革命的精神内核是“尚意”,作为代表人物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他们在行书创作中的见解有求同存异之处.苏、黄的行书作品饱含人生的顿悟,而米芾的“尚意”之作,则是源于厚积薄发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学古基础.  相似文献   
26.
王博尊 《美与时代》2014,(12):38-39
炎热的夏季,吹一吹凉会让人轻松惬意。每个人对于住宅都有不同想象,自然的田园带入轻松地美式,从居住的本质出发,每一种格都传递出富有美学品味的好宅定义。设计重点:随性带入简约,客厅的装修,没有复杂的装饰。一张布艺沙发、一块地毯和木柜,还有一些有趣的小装饰品便是这个客厅的全部。  相似文献   
27.
风中的鸟巢     
我真喜欢那些中的鸟巢。在冬天的荒野里,在萧杀杀的寒里,我看到那些枯枝上的鸟巢,挂在树梢上,看着岌岌可危,无限孤单,但又具有饱满的坚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8.
《法音》2014,(9)
正关于文明形态及对话问题记者:您是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明对话无疑有助于彼此间的了解,那么对各个文明本身是否有好处?比如,通过您参加尼山论坛,佛教有了什么变化?当今世界危机的根源,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竞争性、排他性思维模式的结果。一种文明一旦形成,如果不能随着时空因缘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其生命力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乃至最终走向衰亡。纵观各种文明的发展演变史,不难  相似文献   
29.
禅风与禅锋     
渐袭,是时又恐涉世已深,无法回头,而禅如,润物无声,又如锋,斩断烦丝。名师云:"吃饭,穿衣,皆是坐禅。"是谓悟透俗世,一言一行皆是坐禅,又有如佛拈花一笑,则凡尘俗世皆与之绝,此若非当世之言——欢喜就好。而当人人自危,抱着财富、美人、权力于枕边之时,却常常要烧香拜佛,状若虔  相似文献   
30.
李嶷 《中国宗教》2014,(10):73-75
继2012年在德国、奥地利,2013年在美国之后,2014年10月7日至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欧洲)少林文化节,已经是第三届。这项旨在向西方世界推广少林文化的系列活动,在欧洲、美国轮流举办,尽管起步不久,却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从少林寺的传承人应邀"走出去",迄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在此期间,少林寺的关注点始终没有局限在国内。方丈永信法师选派的僧众,弘法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大洲。举办少林文化节,实际上是少林寺"走出去"成果的"整合"。少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