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黄勤 《美与时代》2023,(4):45-47
沈周的《东庄图册》是为其契友吴宽所绘,表达了二人对“高隐”的希冀。同时,《东庄图册》是一件集大成的艺术作品,有着独特的构图风格。采用了册页这一形制,使得画面产生了移步换景之效果。在母题的选择上,借鉴发展了卢鸿的“草堂范式”,使得这些图式更有私密性和烟火气。同时,在构图上借鉴了南宋画家的边角、截景式构图和元代的平远构图,并发展出了更具个人面貌的局部构图方式。在笔墨上,借鉴了元四家的笔墨并融为己用,使画面显得平淡天真,极具文人气息。  相似文献   
452.
吴瑀萱 《美与时代》2023,(6):126-128
陶印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的主要分支。当代陶印大量出现在制印石材枯竭的环境下,是篆刻艺术承上启下的必然结果。对陶印的发展及特点进行概述,结合山西陶印名家与十二好印坊,对山西当代陶印风格、制作展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53.
马欢 《美与时代》2023,(5):85-8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期的生产活动区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学习黄河文化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黄河督运图》是我国清代对黄河流域风俗民情、街市建筑、人物服饰以及黄河漕运的景致、商业经济的交流等进行细致描绘的史诗级纪实巨幅绘画作品。此图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我国清朝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54.
观念和意识上的拓展与进步对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彩画创作中题材和风格样式的多样性;二是水彩画创作在中国的地域性风格的多样性;三是新颖、独特的视角为水彩画创作带来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55.
奥地利的柯珂希卡是20世纪典型的表现主义画家,其早期绘画风格属于维也纳分离派。一战后,柯珂希卡的绘画开始走向表现主义。他以敏锐的感觉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性与色情的象征和暗示吸引着世人的注意,作品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并建立了独特的个人表现主义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456.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女人。她坚持舞蹈的原生态和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相似文献   
457.
《进表》科仪,在上海正一道众多的斋醮仪式中,可以认为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仪式,通过“进表”,可将信众的意愿,上达天庭,以呈天帝明鉴,以希上苍保泰生者,超升亡者。法师通过不同的程序沟通于神、人、鬼之间。而音乐则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起到了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本文拟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对“进表”科仪作一尝试性探索,一方面能对上海道教音乐作局部性研究,另一方面可对于“进表”仪式有一个粗略的认识。道教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当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寇谦之一改“撞金伐革”的局面,而以《华夏颂》、《步虚声》作标志,道教音乐发展至今已相当丰富多彩,历代地方高道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45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