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本刊讯11月1日至2日,第四届国际佛学论坛"菩提心思想与实践"暨《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出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发表论文36篇,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与社会贤达180余人出席会议。论坛围绕佛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菩提心",从菩提心的概念、意涵、菩提  相似文献   
62.
iF设计奖作为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其评选标准不仅注重产品的造型美感,同时也兼顾到性能、环保、品牌价值等因素。自1953年起,iF即致力于打造公平公正、超然独立、享誉业界的设计奖,进而在国际奖项领域奠定了领导地位,代表着卓越的设计成就,其品质保证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2015年2月28日,第62届德国iF国际设计奖(iF Design Award 2015)颁奖典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本届iF设计奖包括产品、传达、包装、室内建筑以及专业概念等五大项目。其获奖名单也已经公布,共有近5000个作品报名参与,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把关于语义学与本体论之间关系的某些现代观点,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哲学家奥卡姆和布里丹的观点进行了比较。根据所谓的"本体论-语义学对应性的论题",可以把现代观点作如下表征:语义学中的初始(不可定义的)范畴概念界定了实在中的原初实体的范围。本文将证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的"本体论化简"方案,并非被试图从语义分析中"读出"本体论或者试图识别出绝对的语义初始词汇等因素所驱使,尽管流行的误解与此相反。中世纪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动态的"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主义"观点,它是对"概念部落主义"与"概念帝国主义"这两种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现代观点的挑战。  相似文献   
64.
李健 《管子学刊》2002,(3):79-82
韩非关于法的这个定义,指出了法是官府制定的行为规范,守法则奖,违法则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或的涵义相差无几。法和术有着密切联系,都是君主意志的体现,都是国家统治的工具,都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  相似文献   
65.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思想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很难说是在某一具体时间产生的。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这个概念是在1992年11月13日与王寿云、于景元、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涂元季等六个人谈话中第一次提出的。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出,是钱学森于1993年10月7日给钱学敏的一封信,谈到要培养18岁的硕士,即“大成智慧教育的硕士”。  相似文献   
66.
临床事实表明,现行呼吸衰竭(呼衰)概念[1]未能完全反映呼衰实际,不能很好地指导呼衰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寻求呼衰真知,特就其概念和临床分类问题作一理论探讨。1现行呼衰概念的存在问题11把现象当本质,混淆了多种呼吸功能障碍的概念。概念是事物本质...  相似文献   
67.
概念转变模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念转变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从顺应的侧面来揭示学习的机制。Posner等人(1982)的概念转变模型提出了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对原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经验背景对概念转变的限制作用。1992年,他们又针对研究者对此模型的批评作了修改。最后,本文提出了本领域需要大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隐喻是指利用具体形象概念理解抽象概念。随着第二代认知革命的兴起,具身认知给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研究主要围绕空间维度、颜色维度、大小维度等角度展开。考虑到身体变量对道德概念理解的影响,未来具身道德角度的概念隐喻研究,应整合概念隐喻理论和具身认知理论,采用更生态化的实验范式进一步探讨和验证道德概念隐喻的多种维度,并需对道德概念的隐喻研究作跨文化探索。  相似文献   
69.
启动效应被严格界定为先前刺激对后续无关情境中的行为反应产生的无意识影响,而且启动对象应是某种认知表征或思维过程。启动研究最早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后被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并逐渐发展出概念启动、心理定势启动和序列启动三大启动范式及诸多新技术。已有研究存在启动术语混淆和实验者效应等内外部效度问题,其中最大的争议为启动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问题。未来研究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探讨启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0.
采用自然分类法考察中国台湾佛教徒、道教徒、基督徒和非宗教信徒的基本颜色词分类,并做多维标度和聚类分析,以揭示宗教对信徒颜色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台湾三大宗教信徒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既具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的基本颜色词分类也存在着共性和差异,共性反映了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影响,差异反映了宗教对颜色认知的影响。研究表明,颜色通过意象式传播方式影响信徒的颜色认知,支持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