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作为鲁西北地区面塑艺术的代表,郎庄面塑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面老虎名称中的镇宅消灾的观念与图腾神秘意识;二是它的题材中所折射出的对生命的讴歌和对幸福吉祥的追求;三是它的功能、造型、色彩中所包含的人们的基本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42.
本文试图从西方知识论的视角来解读"缘起性空"说,认为"缘起性空"说中的怀疑主义情结必然导致缘起有的难题,并力图用当代知识论的语境主义解答方式来解决缘起有的"回溯论证"及"恶循环"问题。  相似文献   
543.
崔翔宇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7,30(2):498-499,484
视觉标记是国外新近提出的有关注意选择机制的一种假设。该假设认为,在任务目标预先设定的条件下视觉系统是通过抑制旧刺激所处的位置来实现对新刺激的优先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视觉标记研究的经典实验范式、视觉标记理论的行为实验依据和脑成像实验依据,还概述了三种质疑视觉标记理论的观点。最后对视觉标记的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4.
行政伦理论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论纲从行政伦理的基本内涵 (行政伦理的价值要素、范畴体系、功能架构等 )、规范体系 (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特征、监督机制、行政人格及发展过程、行政伦理规范的养成机制等 )、行为选择 (行为选择的根本条件与伦理动因、伦理模式、责任与责任限度、评价行为选择的善恶标准、行为选择的难题等 )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45.
“病人选医生”是推动医院改革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卫生部《关于实行病人选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意见》文件的下发,病人选医生已经成为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具体分析它在深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病人选医生是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二是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重大突破;三是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四是建立新型医疗劳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46.
在行为主义的治疗流派中 ,先后有两种最具典型意义 ,分别代表了科学主义立场和人文主义立场的两极 ,即激进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行为疗法和哲学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表演疗法。在激进的行为主义者看来 ,所谓心理治疗实际上就是行为治疗。而行为治疗的实质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控制方式。凡是适应不良的行为 ,都需要进行治疗。“心理治疗机构就是一种行为控制机构”。[1] 作为社会力量对其成员进行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心理治疗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精神警察的角色。行为疗法发展于本世纪 50年代末 6 0年代初 ,以斯金纳 (B .F .Skinne…  相似文献   
547.
选择盲是指个体不能觉察他们的偏好与决策结果之间的不匹配, 即人们不能发现真实偏好被操纵, 这一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普遍存在。记忆表征理论主要从记忆表征编码的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不能发现选择的改变, 选择偏好理论则着重分析人们偏好反转的原因。选择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选项相似性和虚假反馈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选择盲的心理机制与产生根源、影响因素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8.
个体的选择可能是外显目标和内隐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满足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需要,这就是目标选择的多效性。通过两个行为学实验来验证内隐选择的多效性原则。实验一,被试随机分为积极和消极启动两个组,不同的启动后,要求判断两张不同颜色纸张的质量高低。结果发现在积极认同组,大多数的被试选择红色织物,在消极认同组(惭愧组),少数的被试选择红色织物。实验二,被试同样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施加积极启动,另一组为控制组,之后,所有被试被邀请参加一项研究涉及雇佣人员的决策。结果发现当被试没有分配任何目标时,被试选择四位应征者并无显著之差异;当被试分配了外显或内隐的目标时,大多数的被试选择了具有相应特征的应征者;当被试的外显目标和隐性目标都存在,被试的选择表现出多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追求明确的外显目标时,个人可能与此同时试图满足他们的已经激活的内隐背景目标,选择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在二选一或者多选一选择背景下,对一个已知选项的选择,受到多效性影响,其多效性是基于个人选择的价值最大化,并同时满足几个目标的原则。  相似文献   
549.
跨期选择需要决策者在眼前与未来的损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主流跨期选择理论认为, 跨期选择是把未来价值折扣到现在, 根据折扣后的价值进行选择的过程; 而单维占优模型则认为决策者把“结果”维度上的差异和“延迟”维度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维度间差异比较), 然后根据差异更大的维度(即占优势的维度)进行决策。跨期选择众理论之争无果的原因之一或是研究者未能找到揭示其心理过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为此, 本研究采用过程检验而非结果拟合的方法, 首创了“直观模拟天平”任务, 对维度间差异比较的大小进行测量, 从而为验证单维占优模型提供了支持性的证据。实验1A证明了维度间差异大小中介了选择结果, 被试认为“结果”维度上的差异相对于“延迟”维度上的差异越大, 越倾向于选择延迟长、结果大的选项; 反之, 被试认为“延迟”维度上的差异相对于“结果”维度上的差异越大, 越倾向于选择延迟短、结果小的选项。实验1B证明了维度间差异比较是在选择时实时(而不是在选择后)进行的。实验1C通过调整实验程序消减了共同方法偏差对结果的影响。实验2进一步证明维度间差异比较可以解释众多的跨期选择异象。通过4个实验, 本研究揭示了维度间差异比较构成了跨期选择的重要(尽管可能不是唯一)决策过程, 为支持单维占优模型提供了重要的过程验证证据。  相似文献   
550.
自发社会比较中的威胁效应及自我平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燕  迟毓凯 《心理学报》2012,44(12):1628-1640
个体通常利用社会比较进行自我评价, 而比较对象的选择及其对个体自我的影响是一个内隐的过程, 研究基于选择通达理论,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个体自发比较时威胁效应的来源及其消解, 结果表明:(1)威胁效应来源于自主条件下比较对象的选择。个体在比较后的自我评价过程中激活了周围优秀人物的信息, 比较后自我评价水平降低, 引发社会比较的威胁; (2)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比较后存在威胁“泛化”现象, 不论操作任务是否与自我相关, 均会出现社会比较的威胁效应; (3)与周围优秀人物进行比较所导致的威胁效应, 可以通过自我肯定策略得以缓解, 使个体的整体自我系统重新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