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显微镜下小骨畜开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应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统计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Ⅰ级31.1%,Ⅱ级37.8%,Ⅲ级8.9%,Ⅳ级13.3%,V级8.9%,临床有效率为80.0%.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视野直接清楚、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与探讨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由同一组外科医生治疗且符合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32例,比较术前与术后的 JOA 评分,颈髓功能改善率,Borden 氏测量法的 D 值,Vas 评分,评估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患者接受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后双臂双手麻木、间歇性跛行、走路有踩棉花感、肢体感觉障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可有效地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解除颈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3.
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骨缺损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包容型缺损直接颗粒骨覆盖,使用打压植骨技术;对于非包容型缺损采用钛网覆盖骨缺损,再用松质骨颗粒覆盖,使用打压植骨技术,重建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恢复骨量,安装生物型或水泥性髋臼假体.结果颗粒骨打压植骨在伴有髋臼侧骨缺损的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可有效重建髋臼侧骨缺损,恢复骨量,并能提供良好的早期稳定性,术后短期随访效果良好,但是其远期结果有待于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84.
在水墨人物写生中,结构的表现是基础,但也不乏情感因素;情感的传达是结构表现的升华,但它仍以结构为依托,否则写生就失去了意义。仅以结构的准确或情感的投入为尺度衡量写生作品都是不全面的。结构的表现唤醒了画家的情感,而情感的传达为结构的表现灌注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5.
张海鹰 《美与时代》2013,(11):84-85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没骨花鸟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工笔没骨画,一种是意笔没骨画。工笔没骨画用笔细腻,工整,墨色柔和,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写实性,接近于工笔画。意笔没骨法用笔潇洒秀润,用笔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写意性,接近写意画法。  相似文献   
86.
南齐时代的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六法论,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六法中气韵生动起重要作用。谢赫分析了六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形需要技巧,神进入品位,从而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87.
人骨法器源自印度,是藏传佛教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种类,因材料的特殊性而备受争议。文章在厘清人骨法器源流的基础上,阐明人骨法器在内地流传较为广泛,因其所处的文化情境有别,冲突与调和始终存在,对帝王、文人士大夫及下层民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中华文化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88.
张华 《中国宗教》2023,(1):72-73
<正>随着《维摩诘经》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维摩诘居士的形象也成为魏晋至唐宋时期佛教造像的重要题材。从菩萨造像形制到清谈名士模样的转变,再到秀骨清像与丰颊硕体的轮替,维摩诘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佛教美术中国化发展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89.
蒋兆和的国画人物作品,首重骨法用笔,以干练苍辣的线条,勾写精谨的造型,融合中西之长,表现出人物细腻深刻的内心世界,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综观当下大型美展上的国画人物作品,多刻意于画材之新异与拼接、磋磨、浸染等画外手法之出奇。这些炫表面文章,或可美艳于一时,却难以长久遮掩作品笔墨功夫的浅薄与艺术内涵的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