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对预期性和词频、预期性和笔画数在词汇识别过程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进行考察,以探讨预期性效应对词汇识别产生影响的加工阶段。结果显示,预期性和词频、预期性和笔画数之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由此表明,预期性、词频和笔画数均独立地对中文文本阅读中的词汇识别产生显著的影响,该结果符合E-Z读者模型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62.
用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时间估计主要有五种方法:口头估计法、产生法、再现法、比较法和等级评定法。这些方法又可分为两种范型:预期式估计和回溯式估计。本文分析了时间估计的方法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3.
学生快速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实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探讨学生快速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实质。根据快速阅读理解测验成绩选出小学六年级优生、中等生、差生各 3 0名 ,共 90名 ,随机分成两个等组。首先对两个组的被试进行阅读预期测验 ,测定他们根据文章的部分信息预期文章基本内容的水平 ;第二步进行阅读找错测验 ,要求实验组快速阅读而对照组以平常速度阅读一篇有若干明显错字的文章 ,然后要求他们在作业卷上标出这些错字。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的快速阅读水平越高 ,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预期成绩也就越高 ;同时 ,被试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发现文章中错字的数量要比正常阅读的情况下要少。据此初步认为 ,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过程 ,是一种更多地利用概念推动 ,较少地需要材料信息的“预期—证实”的信息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4.
阅读预期对快速阅读理解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莫雷 《心理科学》1999,22(3):197-201
探讨阅读预期对快速阅读的理解水平与进程的影响。实验1探讨阅读预期对快速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阅读文章前分别给予被试正确、中性与误导的标题提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标题提示对快速阅读的理解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而对正常速度阅读的理解成绩影响效果不显著。实验2探讨阅读预期对快速阅读过程的词句加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优生来说,正确标题提示组发现文章中锗字的成绩显著低于误导标题提示组,差生的不同标题提示组发现错字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两个实验的结果初步表明,快速阅读文章过程会更多地利用概念推动,较少地需要材料信息。  相似文献   
65.
时距知觉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列  张侃 《心理科学》1999,22(2):124-127
本文回顾了近五十年来时距知觉的实验研究,对不同的理论模型、实验范式、实验方法以及主要时距判断规律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时距知觉研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中文故事阅读中预期与前后向推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忠义  彭建国  李强 《心理学报》2003,35(2):183-189
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中文故事阅读中前后向推理的差异及其与预期的关系。采用3×2独立设计,以反应时为指标,以较长的语篇为实验材料,分别利用核证法与命名法进行了实验一和二。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用2×2独立设计,并根据实验目的修改了实验材料。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前向推理和后向推理差异显著;实验二的结果则是前向推理和后向推理无显著差异,而且预期的3个水平在前后向推理上均无显著差异;实验三的结果表明,在预期与前后向推理间距离近和预期句详述的情况下,预期与前后向推理产生了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7.
邹迪  李红  王福顺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9):2020-2033
唤醒是衡量机体清醒程度和做出反应前准备程度的指标, 其水平可从睡眠到觉醒的连续体上变化, 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与神经回路。由于唤醒与情绪关联密切, 唤醒度这个概念常被认为等同于情绪强度, 但情绪强度实际上是唤醒和效价的和向量。受到Lazarus提出的“刺激”定义情绪思想的启发, 对唤醒的内含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析, 发现对不符合预期刺激出现的紧急准备是唤醒系统的主要功能, 预期性相关机制是唤醒的重要认知加工机制。其它因素(刺激属性、个体差异等)可能存在以下影响唤醒的原因:改变处理刺激时所需的资源量、影响预期机制。未来研究可从心理唤醒与生理唤醒的关系、唤醒的测量方法、唤醒度与情绪强度的关系、人类临床精神疾病的唤醒特征等角度推动唤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8.
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快速升高.采用假设模拟方法再现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相关人口学变量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论是:生育率下降对老龄化水平升高的贡献率为27.11%,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贡献率为18.67%,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56.06%.  相似文献   
69.
王玲凤  桑标 《心理科学》2008,31(3):562-566
用设置故事情境的方法研究了儿童对愿望-规则冲突情境下他人情绪的理解.结果表明,在愿望和规则冲突情境故事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多地作出对他人的愿望和情绪不匹配的情绪预测,7岁儿童已达到成人水平;7岁相对于4、5、6岁儿童更多地提供混合情绪预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能认识到规则、预期的结果对他人情绪的影响.规则的来源影响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相对于内部规则,4、5岁儿童更多地将消极情绪归于违背外部规则的人,7岁和成人更多地将消极情绪归于遵守外部规则的人.  相似文献   
70.
汪祚军  李纾 《心理学报》2012,44(2):179-198
基于信息加工过程视角, 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检验风险决策整合模型和占优启发式模型。结果表明, 自主决策任务条件下决策过程反应时及信息搜索模式均不同于期望价值(EV)迫选任务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反应时及信息搜索模式; 自主决策任务条件下决策过程反应时并未随着选项间整体值(CPT值)差值的变大而变快, 且基于特征(attribute-based)的信息搜索多于基于选项(option-based)的信息搜索, 不符合整合模型预期。此外, 决策者亦未按照占优启发式模型所假定的决策步骤进行决策。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检验结果既不利于以累积预期理论为代表的整合模型, 亦不利于占优启发式模型。文章建议从决策过程视角检验已有决策模型及建立新的启发式决策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