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幻想性的广告海报插图通过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将画面的造型和色彩进行重新组织,创造出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情境,使人感觉神秘莫测。而幻想性的插图有着可以给人带来各种想象、联想、印象与回忆,产生各种情绪、感情与心境的特性,同时也具备了充满神秘感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72.
如今的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常领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智力开发班。其实,家长完全可以在家中在孩子玩耍时对其进行教育启蒙和智力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类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273.
当前,广告的主导思想就是唤起消费者的潜在需要,但是潜在需要是否发挥了人们想象中的作用?无意识的存在无庸置疑,但是无意识的效力却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74.
本文以中国和波兰为例,试图分析并阐释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建立和发展的制度逻辑.虽然中国与波兰两国的经济改革都导致了明显的社会分化,但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外部约束条件的差异,在中国和波兰,政府针对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压力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明显影响了两国的社会政策模式.为减轻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带来的冲击,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社会保护机制形成是通过建立强调社会秩序稳定、"去政治化"(De-politicizing)的反应型社会政策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双重方式来实现的,同时突出机制建立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特征.而在波兰,由于受到了不同社会精英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压力左右,以及国际外部环境与国际组织的影响,该国社会保护机制的形成则更多是通过政治协商与谈判的渠道来完成,其机制建立突出了民主参与和协商的因素.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同中国长期推行经济发展优先的格局不同,波兰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回归欧洲"的普遍社会预期和欧盟的外部制度约束,加快了其社会保护机制建立的制度化基础.  相似文献   
275.
雷德鹏 《现代哲学》2006,(3):108-113
该文通过对休谟的“想象”概念的含义、特征和功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他的想象学说的内在张力及其深刻意图——对长期以来极力贬低想象的西方理性主义提出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276.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77.
生起次第观想通过佛慢的观想,达到自我认同的完满、自我身心感受的完满和自我生存世界的完满,最终修复儿童天生的全能感.其心理意义,在于使人在意识层面形成一个自我感觉完满的人格形象和崭新的人格系统,人生处于一种整体的稳定状态,并为后面圆满次第修行提供扎实可靠的心理基础,但用之不当也会造成病态的偏执和狂妄.其所运用的象征性想象的观想修行只是一种感觉调节方式,并不是佛法的内明性智慧.  相似文献   
278.
“预期与非预期”矛盾是恩格斯晚年所特别阐发的一个重点,也是历史哲学历来关注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并不像有神论者认为的那样,是神意和天命所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看来,“非预期”根源于实践内蕴的历史规律与人的目的之间的冲突,而非神意所为;“预期”只是“现实的人”的“预期”,与神灵无关。“预期与非预期”矛盾的科学无神论诠释,将人民获得现实幸福的能力由神灵归还到人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