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0篇
  2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研究旨在探讨想象接触对不同民族群体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分别随机选取不同先前接触经验的汉族大学生和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想象接触,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外显态度量表评估不同条件下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结果表明:想象接触显著提高了不同群体对外群体的内隐态度,对外显态度影响不显著;而先前接触经验对不同群体的内隐态度影响不显著,对外显态度影响显著。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已经发生过面对面接触的个体,也可以通过想象接触来提高对外群体的内隐态度,进一步拓展了想象接触在整个群际接触体系中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唐文杰  侯玉波 《心理科学》2017,40(6):1435-1441
本研究以味觉和痛觉两种感觉通道的体验为对象,探讨预期效价和预期信心如何影响知觉体验的结果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基于味觉和痛觉的两个实验,发现预期会影响即时知觉体验,并且预期信心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对预期充满信心时,即时体验和对结果的预期保持一致,预期越积极即时体验越好,预期越消极即时体验越差;而对预期缺乏信心时,即时体验和预期之间呈现背离趋势,预期越积极即时体验越差,预期越消极即时体验则越好。研究结果阐明了预期影响即时体验的机制,对我们理解身心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邹迪  李红  王福顺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9):2020-2033
唤醒是衡量机体清醒程度和做出反应前准备程度的指标, 其水平可从睡眠到觉醒的连续体上变化, 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与神经回路。由于唤醒与情绪关联密切, 唤醒度这个概念常被认为等同于情绪强度, 但情绪强度实际上是唤醒和效价的和向量。受到Lazarus提出的“刺激”定义情绪思想的启发, 对唤醒的内含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析, 发现对不符合预期刺激出现的紧急准备是唤醒系统的主要功能, 预期性相关机制是唤醒的重要认知加工机制。其它因素(刺激属性、个体差异等)可能存在以下影响唤醒的原因:改变处理刺激时所需的资源量、影响预期机制。未来研究可从心理唤醒与生理唤醒的关系、唤醒的测量方法、唤醒度与情绪强度的关系、人类临床精神疾病的唤醒特征等角度推动唤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4.
以预期理论为代表的决策理论认为, 决策者自身的损益状态对风险决策有重要作用, 因此, 将决策者的现状定义为个人参照点。它决定了决策情境是个人获益还是个人损失。个人参照点直接关乎决策者实际的得失, 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和绝对性的特征。然而,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与他人的比较结果同样对风险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 将他人的状态定义为社会参照点。自身的现状与他人状态相比较的结果决定了决策情境是社会获益还是社会损失。社会参照点无关决策者的实际得失, 具有间接性、假设性和相对性的特征。社会参照点通过自我概念、情绪、认知等路径作用于风险决策。更为重要的是, 社会参照点和个人参照点同时存在于风险决策过程中, 决策者对两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倾向具有相似性, 因此两者将共同影响决策者的风险选择。基于此, 本文提出风险决策中的双参照点效应。有关双参照点对风险决策过程的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5.
庄子“吾丧我”的解释历来受到注家关注,在“吾”“丧”“我”三字均有意义之不确定的情况下,以往学者较多关注“吾”“我”的解读,甚至形成了“求吾”和“解我”两条诠释路径。然而,从“吾”“我”入手解释“吾丧我”,是将“丧”的意义一般化,由此带来实践中不能实现的缺陷。本文认为“丧”字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吾”“我”的理解方式。无论是其在短语中的动词词性,以及其在文段中表现出的实践真切性,还是作为南郭子綦对颜成子游的工夫指点,“丧”字的隐喻较之“吾”“我”更具基础性。可见,“丧”的意义值得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26.
采用问卷法,以839名公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公费师范生政策满意度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考察公费教育政策满意度、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结果预期以及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结果发现:(1)公费教育政策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教师职业认同;(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结果预期在政策满意度和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完全中介支持性政策满意度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部分中介限制性政策满意度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解释了公费教育政策满意度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路径,为提升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7.
汪祚军  李纾 《心理学报》2012,44(2):179-198
基于信息加工过程视角, 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检验风险决策整合模型和占优启发式模型。结果表明, 自主决策任务条件下决策过程反应时及信息搜索模式均不同于期望价值(EV)迫选任务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反应时及信息搜索模式; 自主决策任务条件下决策过程反应时并未随着选项间整体值(CPT值)差值的变大而变快, 且基于特征(attribute-based)的信息搜索多于基于选项(option-based)的信息搜索, 不符合整合模型预期。此外, 决策者亦未按照占优启发式模型所假定的决策步骤进行决策。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检验结果既不利于以累积预期理论为代表的整合模型, 亦不利于占优启发式模型。文章建议从决策过程视角检验已有决策模型及建立新的启发式决策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  相似文献   
128.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中央执行系统与时距加工过程的关系,考察三种中央执行子功能(转换,抑制,刷新)对预期式长、短时距估计(两种标准时距:2s,5s)的作用模式。结果发现刷新功能对长、短时距估计任务都产生影响;抑制功能只作用于长时距估计;转换功能不参与单独的预期式时距估计过程。结果表明,三种执行子功能对预期式短时距加工和长时距加工的作用不同,支持时距加工的差异机制假设。  相似文献   
129.
孙龙  常若松 《心理科学》2014,37(6):1354-1358
危险知觉是指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的一种能力。目前,驾驶员危险知觉测量主要使用反应时、眼动或主观评定三种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并出现相互结合的研究趋势。为了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性,结合国外在提高驾驶员危险预期能力和改善视觉搜索模式两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未来国内研究可以在探索危险知觉的认知加工特点、影响因素及加快测量技术的商品化应用等方面加以深入。  相似文献   
130.
用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时间估计主要有五种方法:口头估计法、产生法、再现法、比较法和等级评定法。这些方法又可分为两种范型:预期式估计和回溯式估计。本文分析了时间估计的方法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