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大学,立刻就写下了许多标志着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的哲学笔记。从他身前唯一发表的论文《关于逻辑形式的一些评论》;到身后从同时期的手稿中整理编撰出的《哲学评论》;以及由魏斯曼所记录下的,维特根斯坦与石里克所在的维也纳小组成员间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足以刻画这种转变的重要线索。其中之一就是由颜色排斥问题的思考开始,他逐渐改变了自己在《逻辑哲学论》中对基本命题的看法,并进而放弃以真值函结构的分析来揭示命题的一般形式。在这一时期的思考中,他并没有一下子就放弃《逻辑哲学论》中的基本观点,而是努力调整措辞,引入了新的看法,以容许基本命题可能互不相容的情况。这种努力迫使他最终不得不承认,存在着作为“不完全图像”的基本命题。修正对基本命题的看法,是1930年代的维特根斯坦做出的主要改变之一。既标志着他与自己早期思想之间的首次交锋,也为日后在《哲学研究》中与《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再度对峙做好了准备。本文试着回顾这一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2.
在证明论语义学中,一个逻辑常的I-规则通常作为该常的意义定义是自我证成的,而其E-规则就是通过其与I-规则的协调性来证成的。这种思想遭受到tonk-问题挑战,而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逻辑常的使用规则的协调性问题。E-规则的普遍形式所包含的GE-协调性没有对I-规则如何“协调地导致”相应的GE-规则做出清楚的描述,也无法用于解答普通E-规则的证成问题。基于GE-规则的生成机制的GM-协调性能够弥补这两点不足,但是它仍然无法排除具有弱E-规则的不协调的常。由GE-和Ge-规则的生成机制所共同保证的Ge-协调性则可以克服以上这三点不足,从而能够为逻辑常的使用规则的协调性问题以及证成问题提供更好的解答。  相似文献   
23.
本文指出了自我报告法中目前后关系效应的普遍存在性及其危害性。讨论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目前后关系效应所作的认知上的理论解释,以及测量工具中促使产生这种目前后关系效应的关键特征。同时也讨论了目序列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语句(sentence)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词只有在语句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这是弗雷格(G.Frege)的一个著名观点。(Frege,1884,p.140)可见,语句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或语义理论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然而,语句是什么,它的涵义和指称是什么,  相似文献   
25.
译者前言 必须承认,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型期(大约从1929至1936年),我国学术界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该时期维氏本人对"现象学"的短暂研究(这一研究乃是维氏在欧陆现象学运动的影响之外独立进行的)则更不为汉语哲学界所知.  相似文献   
26.
象数作为易学的生命之源,本身蕴藏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含义。本文从对象数学的重新审视出 发,通过把易象还原为原本的区别性特征,阐发阴阳变易与境域生成的关系。揭示象数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27.
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3,26(3):564-565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杨治良等,1999)。干扰现象是一个人从记忆中恢复某一特定信息时被其学习过的其它附加信息所削弱的情形。自从艾宾浩斯研究记忆现象、探索遗  相似文献   
28.
研究者关于单题测量的争论已久。支持者认为单题测量具有时间和效率上的优势, 而反对者则认为单题测量的信效度均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回顾, 归纳了单题测量的优缺点, 剖析了以往研究对单题测量的种种质疑并逐一进行回应。通过系统梳理, 发现单题测量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水平, 且多题测量的效标关联效度并没有显著优于单题测量。最后, 指出了单题测量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尽管多题测量仍是当前研究界的主流测量方法, 但未来研究者应当更加客观地看待单题测量。学界应当充分理解单题测量潜在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从而使单题测量在管理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论虚概念     
叶建柱  应向东 《现代哲学》2004,19(2):115-120
把外延理解为“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客观事物(或类)”,导致“虚概念没有外延”或“有外延但是空类”此类有问题的结论,应该理解为由概念(思维)中的对象组成;而把虚概念理解为“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概念”,又导致把理想模型等科学概念当成虚概念,实际上,对象有虚实,属性也有虚实。实对象、实属性,是无异议的实概念;虚对象、实属性,也是实概念,如思维科学中的概念;实对象、虚属性,是虚概念,如“地心说”中的概念;虚对象、虚属性,是公认的虚概念,如鬼魂。可见,无论对象虚实,只要所指称的对象的主要特征所反映的属性是非客观的概念就是虚概念。  相似文献   
30.
个体解决5项系列问题复合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明  李红 《心理科学》2007,30(1):104-107
研究运用4种任务类型,对4个年级160名被试的五系列问题的传递性推理进行研究,发现解决不同任务类型的传递性推理能力有随年龄而明显增强的趋势,使用的心理模型遵循空间模型、空间-语义模型、语义模型和枢纽模型的发展顺序,儿童表现出了复合模型,复合模型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