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通过2个实验,初步探讨汉语声音概念词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实验1先视觉呈现声音概念词,要求被试对随后在屏幕上方或者下方呈现的图形进行形状判断;实验2要求被试先对声音词进行音高判断,再判断图形。结果只在实验2中发现隐喻表征,说明声音词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需要一定的条件。后期问卷调查后发现,声音词普遍存在多种表象,且声音并不是首先激活的。意味着声音词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需要较高的声音音高维度的语义凸显度,需对声音概念进行较深层次的语义加工,才可激活垂直空间隐喻表征。  相似文献   
162.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0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显明的特色,是我国佛教与音乐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3.
仓淼 《管子学刊》2011,(2):72-74
孔子和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们对音乐本质问题的认识上。都对音乐的感性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不管是孔子的“子与人歌”,还是庄子的“听之于心”的聆听所达到的无声境界,都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客观存在性和音乐所具有的声音特性的默认;但是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则更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作用,以音乐的艺术形式来达到对人品德的教化;而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则是强调了人对音乐的“悟”,表现了他追求“至乐无乐”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4.
雅俗音乐关系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热心探索的话题,各个朝代雅乐和俗乐的概念,根据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名称、范畴和文化内涵也有所异同。但是从各种典籍史料中可以看出,雅俗音乐从先秦孔子时期直至隋唐时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面是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从而在共同发展过程中达到雅俗并存、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65.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学习领域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传统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受师生欢迎。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享受参与音乐带来的快乐,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6.
音乐与人类情感的关系问题历来是西方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以历史阶段为序,考察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揭示了情感论美学的总体风貌,纠正了部分人对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偏见,挖掘出情感论音乐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性的解放。该书还对音乐文化历史研究中出现的各家观点给予介绍和比较,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加深了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7.
一、音乐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 音乐审美意识的形成要求人类锻炼出"音乐的耳朵"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一切的声响都触动着早期人类那根敏感的听觉神经,悦耳的声音带给人类以精神上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动物对于再美妙的乐音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马克思会说"音乐的耳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性的感官各种感官的人性都凭相应的对象凭人化的自然才能形成.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1]  相似文献   
168.
一、寺庙的形成和绝耷音乐源流雄色寺位于拉萨市曲水县拉萨河对岸山谷里的索其山半山腰上,是西藏藏传佛教著名的尼众道场,有180位左右的尼众在此长年闭关修行,故此在藏传佛教尼众道场中颇有影响,受到广大女性信众的崇敬和欢迎。该寺由帕木竹巴的弟子格尔贡崔成僧格修建于1181年[1],当初为竹巴噶举派的一个支系,但是比较注重希解派的修习。格尔贡崔成僧格1205年圆寂后,该寺逐渐成为修习宁玛派教法的尼众寺院。  相似文献   
169.
杨萌  王剑桥  夏裕祁  杨帆  张学民 《心理科学》2011,34(5):1056-1061
摘要:采用3D模拟驾驶情景结合眼动技术探讨音乐节奏和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行为和眼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驾驶经验对驾驶行为及眼动影响显著,新手与老手相比速度更慢、错误数更多;(2)音乐节奏对驾驶速度、眼跳和垂直搜索广度影响显著,快节奏与慢节奏相比,驾驶速度更快、平均眼跳距离更短、垂直搜索广度更短;(3)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速度、错误数和平均注视时间影响显著,熟悉语言与陌生语言相比,驾驶速度更慢、错误数更多、平均注视时间新手更长,老手无影响。(4)节奏与语言共同影响驾驶过程中的水平搜索广度,陌生语言时快节奏的水平搜索广度高于慢节奏,熟悉语言时快节奏的水平搜索广度低于慢节奏。通过本实验,建议驾驶员在选择音乐时选择陌生语言歌词的音乐,音乐节奏则可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70.
邓博 《中国宗教》2022,(7):82-83
上海道教音乐可以分为西乡、东乡、市区三个不同流派,共同表现为细腻委婉、典雅清新的音乐风格,同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道教文化载体。2008年,上海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