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PDP再认型实验程序与刺激来源的可鉴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湘萍 《心理学报》2000,32(4):381-386
提出应根据实验程序的不同,把加工分离模型(PDP)进一步分为启动型和再认型两类。2个实验考察了刺激来源的可 鉴别性在PDP的再认型实验程序中的作用,同时还考察了注意水平、刺激材料和加工水平等因素对词单1刺激项目再认成绩的影 响。结果发现:熟悉感和刺激来源的可鉴别性共同决定了被试在排除测验中的反应;汉字作刺激材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12.
FOK判断与可接近信息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大为  韩凯 《心理学报》2001,34(4):33-40
通过三个实验,用语义联想集大小不同的中文单字词研究了靶项目联想集的大小与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的关系。实验一通过两种不同联想集大小的靶子,比较外显的、提取出的信息和内隐的、语义网络中固有的被激活信息量对FOK判断等级和FOK判断准确性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不同的靶子呈现时间和学习遍数,比较不同的识记强度对不同大小联想集的靶子的FOK判断等级和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等级随外显的、提取出的信息总量的增多而增高,随内隐的、语义网络中固有的被激活信息量的增多而降低。FOK判断准确性随靶子本身的激活强度的增强而增高,随内隐的、语义网络中固有的被激活信息的激活强度的增强而降低,FOK判断准确性取决于这两种激活强度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13.
知觉启动效应及其脑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认为至少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启动效应——知觉启动和概念启动。知觉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形式的优先加工,概念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意义的优先加工。通常被认为具有知觉特征的启动任务有:阈下呈现的单词识别,词干补笔,残词补笔,和图片命名等。  相似文献   
214.
判断偏差分析的认知-生态取样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判断偏差的研究曾主要侧重于考察个体的动机和认知缺陷,而近期从认知-生态取样角度对判断偏差进行的研究则表明,判断偏差源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认知-生态取样角度分析人的判断偏差着重考察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基于样本的判断涉及的多个变量,现实环境中刺激的分布,取样过程及其结果,取样过程中的心理预设与限制。认知-生态取样角度的研究对判断偏差产生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5.
阈下语义启动的任务分离研究模式及其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阈下语义启动(subliminal semantic activation SSA)作为无意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在阈下语义启动研究中主要有一致和不一致模式、无直接效应的间接效应模式、大于直接效应的间接效应模式和回归分析模式等4种研究模式。研究者运用激活扩散模型﹑反应竞争模型和复合线索模型等理论模型对阈下语义启动的无意识机制进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16.
FOK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凯  施晓斌 《心理科学》1997,20(6):485-489
通过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被试的两个实验探讨了FOK(Feeling-of-Knowing即“熟知感”)的产生机制,是线索熟悉性还是靶项目的可提取性(或记忆强度)决定FOK判断的等级。识记材料为90对中文词对.分前后两部分让被试识记,前后两部分词对之间安排三种关系:①完全相同;②仅线索词相同,③完全不同,这三种关系可选成不同的靶项目记忆强度和不同的线索熟悉性.两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FOK的等级判断的高低取决于线索熟悉程度,而不随靶项目的记忆强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217.
视空间和听觉数字记忆的混合广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达人  江雄  唐孝威 《心理学报》1997,30(3):234-239
Frick成功地增加了混合通道的广度,其必要条件是同时呈现视觉刺激和反序报告。该文采用干扰更少的Corsi视空间测验,即序列呈现视觉刺激,并用正序报告,进行混合广度的新实验。发现在分离通道报告的条件下其混合广度都明显地高于单一通道的广度,因此Frick的两个必要条件不总是必需的。这种新的混合广度实验可能对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有益。比较了刺激呈现模式和被试反应方式对混合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8.
情绪调节对维持个体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生活十分重要, 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外显情绪调节, 目前我们对内隐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为揭示内隐情绪调节的核心脑区, 本研究使用句子整理任务启动内隐认知重评, 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激活内侧前额叶特别是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 考察该脑区在内隐情绪调节中的因果作用。结果表明, vmPFC被激活的被试组(实验组, n = 40)在内隐认知重评启动条件下比tDCS伪刺激组(对照组, n = 40), 在观看负性图片时报告了更少的负性情绪, 同时负性图片诱发的晚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波幅更低(LPP是情绪体验强度的客观指标)。同时, 实验组比对照组在观看负性图片时表现出更低的枕区P1波幅(P1为早期视觉注意程度的客观指标)。以上结果说明, 激活以vmPFC为代表的内侧前额叶不但能增强内隐情绪调节的效果, 还能减少被试对负性刺激的早期注意分配。本研究是采用tDCS技术考察启动引起的内隐情绪调节的首次尝试, 研究结果不但表明了以vmPFC为代表的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重评中的关键作用, 还为临床应用研究指出了增强内隐情绪调节能力的神经调控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19.
采用Most(2000)的持续动态的实验范式,以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为非期望刺激,研究其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被试对负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更高;而对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无显著性差异;(2)相对于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的觉察率更高,而抽象面孔与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负性的、精细的非期望刺激的无意视盲率更低,即生态意义信息强的非期望刺激更易捕获注意。  相似文献   
220.
张明  陈骐 《心理科学》2004,27(2):287-290
将研究注意定势的比例控制范式与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范式相结合。系统地探讨了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注意定势对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和50%有效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返回抑制。但由于注意定势的作用。20%有效条件下的返回抑制量要明显高于50%有效条件;而在80%有效条件下.没有出现返回抑制。并且外显地形成相关注意定势的被试显示出显著的返回抑制的反转。而没有外显地形成相关注意定势的被试则显示出了返回抑制效应。这表明,内源性的注意定势对返回抑制的质和量都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注意定势可以在任意方向上改变返回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