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享有"亚欧桥梁"美誉,在地缘上极具战略地位的土耳其共和国,位于东西方文明相会交融之处,横跨欧亚两大洲,北滨黑海,南抵地中海,西邻爱琴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条件,旖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历史遗迹,丰富的文化遗产,日益繁荣的现代娱乐和旅游购物设施,而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向往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两种文化遗产之间不可分割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之处,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璀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源于民间生活,是其所存在的地域内民族历史、民族个性、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的“活”的显现,是一种不能脱离民族的特殊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鹏 《美与时代》2014,(8):117-117
1998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由中国、挪威共同建立的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开馆,这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十余年来生态博物馆逐渐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一种新手段,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在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境,以下以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目的,以期探索贵州省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徐晓鸿 《天风》2018,(4):20-22
一天论第一 问曰:“人是何物作?” 有人问:“人是什么物质构成的?” 答曰:“有可见,无可见。何在作?何无作? 回答说“有可见(物质的一面),有不可见(非物质的一面)。哪些是被造的?哪些不是被造的?  相似文献   
16.
张玺 《法音》2015,(3):63-64
<正>大公网记者张玺北京报道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记者细数今年的《报告》,全文有10处提到"宗教",比2014年的15处,2013年的16处频率略低,但却首次提及与宗教领域相关的"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保障宗教界权益方面更加详实具体,除了继续强调宗教界在我国政治协商、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的作用,本次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整体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方式,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在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保护,即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保护。文化生态建设应立足于当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文化生态环境得到科学的改善和优化,使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整体,得以延续和发展。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整体性保护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建设了一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村等,至2014年底,文化部已相继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文化生态区"的建立,对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契机,对于创意产业也将提供无限的思想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8.
桂滇黔三省区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旅游兴起的大背景下,桂滇黔佛教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就桂滇黔三省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展开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桂滇黔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宫欣君 《美与时代》2023,(4):118-120
以明代秦耀所题《寄畅园二十咏》、宋懋晋所绘《寄畅园五十景图》两种文本和图像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与明代造园艺术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融合表达,深度挖掘江南园林的文化内核,解构、诠释图文意境。以“寄字语园”为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有关江苏无锡寄畅园的诗画与园林意境相结合,探讨江南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审美意蕴数字化表达的路径,探索立足传统园林文化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简析河南罗山皮影戏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它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关中地区.有着现代"电影始祖"之美称的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据<中国皮影志>介绍,我国皮影戏共分为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河南皮影戏则是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