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In the chapter "The Adjustment of Controversies" in his eponymous work, Zhuangzi has the character Nanguo Ziqi declare "I effaced myself," thereby holding that one can return to the state of naturalness only after breaking with the "self" that is in opposition to "objects," abandoning his subject-object standpoint and entering a state of "effacement" wherein one fuses with the Dao. Coincidently,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Baudrillard also repeatedly stresse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ject" in his later philosophy, trying to dissolve subject-centrism by means of a counterattack by the object wherein its logic would entrap the subject. Although they lived in different times, both Zhuangzi and Baudrillard note the same human predicament--the situation wherein the "I as subject" constantly obscures the "real I." Their resolutions of the predicament are similar: both put their hopes i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I" or self in subject-object relations, with Zhuangzi declaring "I effaced myself' and Baudrillard moot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ject." They differ, however, on how to dissolve the "I" (myself). Briefly, Zhuangzi advocates "effacing myself through the Dao," that is, quitting one's "fixed mindset" and "egoism" and returning to the Dao by means of "forgetting" or "effacing"; Baudrillard, on the other hand, proposes to "efface oneself through the object," i.e., replace the supremacy of the subject with that of the object. Baudrillard's theory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as pataphysics because of its nihilism without transcendence; in contrast, Zhuangzi's view, which construes the whole world as the unfolding of the Dao, seems more thought-provoking.  相似文献   
152.
系统考察在控制目标与非目标颜色特征属性的条件下, 动态非注意盲中视觉系统是否存在对分心物的抑制机制。实验一为基线实验, 将目标与非目标设置为相同的白色圆形, 考察被试对不同颜色特征(白色或者黑色)新异刺激的觉察情况; 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改变目标与非目标的颜色特征, 进一步探讨视觉系统对分心物(包括非目标和新异刺激)的抑制机制。结果发现, 视觉系统对干扰目标追踪(并计数)任务的分心物均产生抑制作用, 并且不同颜色特征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不同, 与目标颜色特征相同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 相应新异刺激的觉察率低; 与目标颜色特征区分明显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应新异刺激的觉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3.
李梦姣  陈杰  李新影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623-1632
非药物成瘾又称“非物质相关性成瘾”或“行为成瘾”。特征性表现包括对成瘾对象的渴望、受损的冲动控制、对成瘾对象的耐受、撤退反应和高复发率等。目前发现的非药物成瘾类型包括病理性赌博、网络成瘾、购物成瘾、游戏成瘾、性瘾以及贪食等。非药物成瘾与药物成瘾在症状学上表现出很高的相似性且具有较高的共病率, 提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从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非药物成瘾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家庭研究和双生子研究发现, 男性的病理性赌博和贪食障碍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度。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 单胺能神经递质相关基因, 如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等, 与非药物成瘾有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 非药物成瘾者脑内负责奖赏,线索加工和冲动控制的神经通路活动性异于正常对照。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入手, 探讨非药物成瘾与药物成瘾的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154.
过度泛化现象是区分普通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在创伤事件后会出现非适应性的泛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泛化(maladaptive generalization)可能是PTS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支持PTSD是导致了泛化从适应性向非适应性化转变的原因。虽然泛化现象的变化与PTSD症状的发展有相同趋势, 且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记忆相关神经结构, 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阐明PTSD与非适应性泛化之间的关系对PTSD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均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5.
语义整合是把当前阅读中新出现的词语与之前的语境进行语义联结以形成连贯表征的过程。在语篇理解中, 很多理论都确定了整合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语义整合是达成语篇连贯的一个关键步骤, 探究其神经机制及影响因素对理解语篇有重要意义。已有的ERP研究表明语篇理解中的语义整合是即时发生的; 已有的fMRI研究和神经震荡的分析提供了参与这一过程的具体脑区和神经网络的证据。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语篇内因素、非言语因素和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6.
梅康钧 《天风》2008,(1):18-19
当我们住研读圣经的同时,如何积极地用圣经.从圣经的光照中,应对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以基督徒自身与众不同的善心、善行,表达基督精社,持久地爱人、服事人、将灵命生活与社会生活很好连接.  相似文献   
157.
为什么终究有一个宇宙,而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表述提出的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问题,它是莱布尼兹于1697与1714年提出的两个相续提问的融合。他这样做是为了给他的有神论解释奠定基础。本文是2004年的长篇(54页)论文《有神论宇宙学的贫困》的续篇,那篇论文发表在《英国科学哲学杂志》第55卷的561至614页上。本文所做的工作是:(1)莱布尼兹要求对那个问题做出解释,而本文所做的批判性考察则得出了一个对之非常不利的结论;(2)本文的论证表明:莱布尼兹将那个疑问句的本体论难题作为他以及R.斯温本(Richard Swinburne)的创世有神论回答的跳板,这种做法是完全失败的。在(1)中的论证是,莱布尼兹的解释要求是一个构思拙劣的启动器,它提出了一个伪问题(pseudoissue)。因此,他以及斯温本支持神圣创世的论据完全是失败的。本文附带的结论是:哲学事业根本不必为莱布尼兹的本体论疑问所累,因为它只是一个幻影。  相似文献   
158.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心理科学》2008,31(1):88-92
在线索提示范式下,设置无干扰条件和干扰条件的阈上和阈下情绪启动,以此考察干扰条件与情绪启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无干扰条件与干扰条件下均存在显著的阈上情绪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并且干扰条件下阈上情绪启动程度明显降低而阈下情绪启动程度不受影响.文章从情绪启动与注意关系的角度讨论了干扰条件与情绪启动的这种表现对于理解情绪启动加工属性及意识与无意识分离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9.
针对以往对不同符号形式数字数量表征的ERP研究只应用以反应为原点分段平均分析方法,以及忽略对后期符号效应观察,从而造成对数量表征的考察不完善的状况,本研究利用ERP技术,结合借助潜伏期平移思想的以刺激为原点的分段平均方法,对阿拉伯与汉字小写的两位数数字的数量大小比较任务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在编码表征阶段存在差异,ERP结果中符号效应与距离效应无交互作用,但是在距离效应出现的同时仍然存在符号效应,说明不同符号形式数字的数量表征并非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0.
郝宁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8,31(3):654-657
个体获得某领域杰出能力(专长)并非由其智力简单决定.一方面,智力测验无法预测个体未来成就以及"SOC、智力、专长三角关系理论"的提出,似乎表明智力与专长获得无关;另一方面,"特质联合体中介理论"和"模块能力与综合能力中介理论"则说明智力与专长间存在复杂中介机制.专长的获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个体一生发展的历程中,智力对专长获得并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