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与之交往和直接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从宗教问题的层面来看,这个外部世界是一个拥有61亿人口,信仰宗教的人数达50多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宗教信仰者的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152.
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规定了一种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程序,即执行程序。执行程序又称强制执行程序,是指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以国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适用的程序。作好执行工作,对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宣传法制,教育群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3.
小学生视觉-空间表征类型和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曾盼盼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3,26(2):268-271
本研究考察并比较了四至六年级儿童的视觉-空间表征策略、数学问题解决和空间视觉化能力。结果表明:五、六年级儿童的解题正确率、使用图式表征策略的程度显著高于四年级儿童;使用图像表征策略的程度各年级无显著差异。将数学问题分成三个难度等级,发现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难度等级1的题目上。另外,六年级儿童的空间视觉化能力显著高于四年级儿童。  相似文献   
154.
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伟合 《心理科学》2003,26(3):475-478
了解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有助于提高自闭症治疗的质量和效果。本文讨论了有关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作者还介绍分析了中外自闭症文献中记载的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临床实验及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5.
一、实用主义、历史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 我认为,形式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对于那些深切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个人来说,至多只有一些表面的兴趣。其结果是,在英美智性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智性研究工具,在中国的传统中却根本没有清楚地被表达出来。我愿意将这一论点与另外一个论点——即基于物理分析方法的原初的本体论建构的原子模型未曾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出现过的论点,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6.
刘电芝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3,26(2):257-259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步是能否提出有价值的课题。本文根据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二分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量变到质变原理,提出了发现心理学问题的五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7.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社会适应、学习和违纪,以及焦虑、抑郁和自杀等方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要有自我概念较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干预和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8.
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俞国良  金东贤 《心理科学》2003,26(4):608-611
采用CBCL量表、自编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问卷调查了6所城市幼儿园的457名3~6岁幼儿,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5.10%;(2)3-6岁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交往不良、攻击性等外部行为问题;(3)没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家庭其婚姻关系在性格相容、问题解决和性生活方面显著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家庭,但在经济条件方面则相反;(4)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共同影响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59.
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江楠楠  郭培芳 《心理科学》2003,26(1):178-179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因特网成瘾障碍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因特网成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Brenner,1996;Egger,1996;Griffiths.1997:Morahan.Martin,1997;Thompson,1996;Scherer,1997;Young,1996,1997,1999)。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和其它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试图对国外的研究成果作扼要综述.以供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60.
“亚当·斯密问题”的逻辑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当·斯密问题”是指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存在着对立或不一致的问题,最初由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所提出。此后,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斯密的两大著作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存在着对立或者不存在对立,而是相互一致的。这些看法都具有各自的积极合理的内容,但缺乏辩证的观点,而没有看到“斯密问题”自身的逻辑张力,也就是说,“斯密问题”所指涉的是现实的经济与伦理之间及作为其理论表现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斯密问题”所含的这些关系呈现出了一个动态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