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移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101-104
本研究采用自编压力问卷和SCL-90问卷对397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验,发现高职院校男女教师在总体职业压力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中青年组教师压力最大,各项压力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压力的原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22.
为评估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个体是否存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冲突的压力,编制价值观念冲突问卷,用以筛查价值观念冲突的压力对个体自杀行为的影响.通过对240例农村青年自杀死亡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心理解剖访谈研究,验证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甄别高应激群体价值观念冲突的压力,是自杀研究和干预的实用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23.
张阔  邹洋  汪新建 《心理学探新》2013,(6):532-536,540
谊研宛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压力反应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23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工作压力源对压力反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洲作用;(2)心理资本对压力反应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不是调节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4)心理资本在各种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问均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比值介于17.4%-26.1%之间。  相似文献   
24.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简称PSC)指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员工工作过程中与心理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政策、规程和行为实践的共同感知和看法.回顾相关研究,对PSC的理论建构、测量方法、效度验证及PSC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Resource Model,简称JD-R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JD-R模型完善的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并提出PSC理论与测量工具完善、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层次匹配、考虑组织外及个人因素、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应用工作压力、职业枯竭和职业承诺问卷对中小学教师2114人进行调查,主要探讨职业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认知枯竭具有显著正相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枯竭具有显著负相关;教师职业承诺以及所包括的情感承诺、留职承诺、规范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不同教龄段教师在职业枯竭不同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6.
待岗人员的应付方式、控制感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待岗人员的应付方式和控制感进行调查发现:(1)待岗人员对待压力的应付方式依次为退避、合理化、求助、自责、发泄。女性更多地采用这五种应付方式,年龄偏大组更倾向于选择合理化和退避,30岁是应付方式发展的转折时期;(2)待岗人员的控制感由高至低依次为环境变化、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和生活方面的控制感。女性更能控制情绪情感;(3)在待岗人员应付待岗后各种压力的情境下,可将退避归为积极的应付方式,将自责、求助、发泄归为消极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27.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28.
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本文旨在介绍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过程。本量表的编制过程分五个步骤 ,其中包括两个分研究。被试为北京市两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 ,共 50 7人。结果显示 :本大学生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非常满意 (Cronbachα=0 .91 ) ,6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满意 (Cronbachα =0 .78) ,结构效度可靠。  相似文献   
29.
工作家庭冲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色交互冲突 ,它对于了解人的胜任特征模型和提高人力管理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在银行、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有关工作家庭冲突的调查结果表明 ,较之家庭—工作冲突 ,工作—家庭冲突能较好预测员工的工作压力 ,它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地对工作满意感起作用 ,女性员工的工作态度更容易受到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及自我心理调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赵建华 《心理科学》2002,25(3):373-37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一方面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据英国的调查表明:有1/5~1/3的教师感受到巨大的职业压力;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精神紧张和焦虑情况。另据杭州市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且有13%的教师存在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小学为9%,初中高达15.6%,高中则为13.4%。正是由于社会文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因此,提高中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