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多维效标测量的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为某机床企业销售员制定一套自我绩效评定迫选量表,收集判断性效标测量和非判断性效标测量,研究判断性效标测量和非判断性效标测量与自我绩效评定迫选量表中各工作行为的关系,验证了两个假设:(1)任一效标测量不可能与所有有效工作行为显著相关;(2)在效标测量中,既应采用判断性效标测量,也应采用非判断性效标测量,二者互相补充,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562.
会谈技术是心理咨询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它由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两个方面构成。长期以来人们对会谈过程中言语交流的信息给予了很好的重视,相对而言对会谈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却重视不够。本文着重阐述了非言语信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咨询师如何有效地获取到非言语信息的三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63.
王墨耘 《心理学报》2008,40(7):800-808
作者提出归纳推理的抽样理论,认为归纳推理实质是根据与归纳特征有关的抽样样本情况来推断结论类别具有归纳特征的可能性,其中的抽样可分为类别抽样和特征抽样两种。以大学生为被试的两个实验结果一致支持抽样理论而不是别的归纳推理理论。对于归纳推理的主要现象,抽样理论比其它的相似性解释具有更大的解释范围,特别是能够解释其它理论严格不能解释的归纳推理非对称性现象  相似文献   
564.
李晓轩  王Shu 《心理科学》1998,21(5):394-397
现在采用返回抑制范式所进行的空间非信息线索作用的研究,大多以非线索化位置反应时为参照,发现线索化位置的反应先易化后抑制。后者即返回抑制。本研究采用在返回抑制范式上增设中性线索化条件的方法,发现当靶子可以出现的位置为四个时,相对于中性线索化条件,非线索化位置反应快。这种非线索化位置的易化作用是独立存在的,它能使生物体尽快地付出现在多个非线索化位置的靶子有出反应。  相似文献   
565.
关于器官移植非优因素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器官移植是拯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较有效的措施,但同种及异种器官移植术中存在的大量非优因素决定了器官移植的局限性和过渡性。本文根据系统自组织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发掘人类器官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必将是恢复患者衰竭器官功能最优化和最有前途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6.
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会昌  张越波 《心理学报》1998,31(4):460-466
行为的抑制和非抑制是气质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设计了翻斗车、机器人、面具三种实验情境,测查随机抽样的122名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结果表明:(1)按照Kagan的划分指标,中国两岁儿童的抑制-非抑制行为呈负偏态分布,其中抑制型儿童约占20%,非抑制型儿童约占10%,其余为中间型;(2)在三种实验情境中,两岁儿童的抑制-非抑制行为具有中  相似文献   
567.
目前西医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方法是切开复位、加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其治疗方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和逐步完善,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以致于在人们的印象中,骨折就得手术治疗。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四肢骨折内固定的广泛应用,甚至于滥用,也给许多病人带来了严重的并发症[1]。如何减少四肢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并发症是本文对其非优因素分析的目的。1 手术治疗的非优11 客观条件和医生主观能动性方面的非优:一种骨折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是由客观条件和医生的技术能力与个人经验决定的。客…  相似文献   
568.
汉语词汇测验中的项目功能差异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曹亦薇  张厚粲 《心理学报》1999,32(4):460-467
该文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实际的汉语词汇测验中的36个词汇进行了DIF探测。对于1400多劬的初三学生分别作了男女生与城郊学生间的比较。在男女组分析中检出7个属于一致性DIF的项目;对于城郊学生组经两种方法同时确定的DIF项目有7个,其中5个是一致性DIF,2个是非一致性DIF的项目。该文还讨论了产生DIF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569.
本文对9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以及71例皮肤科对照组患者进行了成组病例对照性研究。相对危险度分析从36个研究因素中筛选出14项可疑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其中8项因素有明显的致病意义;结合专业知识,对这8项危险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屑病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社会危险因素通过直接或/和间接(联合)作用,影响致病过程。经通径图将各因素的作用大小、作用形式及协同作用关系较直观地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570.
石绍华   《心理科学进展》1991,9(1):48-56
心理学对文字认知的研究几乎和心理学整个历史一样长。早在1885年,Cattell就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用速示器呈现字母或词,发现10ms可以阅读3—4个无关字母,2个无关系的词,4个有联系的词。从词中识别一个词比在字母数相同的无意义字母串中识别一个字母要快。Erdmann等还发现,命名一个词的时间比命名一个字母还要短。对这一现象,Cattell称之为“词优效应”。自从Cattell提出词优效应以来,心理学在文字认知方面的研究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五十年代初期,这类研究才又出现在西方文献里。从七十年代到现在,词优效应受到广泛的注意。为什么要把词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呢?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读的是句子,词是在句子里的,研究对词的知觉能帮助我们了解阅读吗?一个人在速示条件下读得越多,他的阅读技能就越高吗?Hoffman(1972)对1—8年级儿童做的实验表明,正是这样。除此之外,这类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式识别、记忆结构、说—写关系及一般认知功能。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盛行以来,文字认知更成为热门课题,这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尽管研究领域很广,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这就是:经验与知识是如何进入人脑中存储的?这些经验、知识是怎样与外界输入的信息交互作用,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认知目的?对文字的认知,恰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问题,并且研究起来比较方便,它就自然成了研究的重点。一百年来,人类对自己的文字认知过程有哪些发现?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这我们对文字的识别?本文通过介绍词优效应的发现与研究、对词知觉单元的探讨、文字认知中听觉和视觉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识别模式,回顾了文字认知研究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