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天燥有雨,人燥有祸。"人要"平心气"地去做事才能成功;《管子》中很详细地论述了"",指出了"中不,心不治"、"心能执,道将自定"、"则得之,躁则失之",其中道理对现代浮躁的人们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坐修炼的关键在于一个“”字。在行功中能入真就能在极而动中产出肾中真阳,自动运转周天。然后由动极而,入于杳冥之境而产出心中真阴。真阴真阳相交,在定中结丹。由定而空,入于虚无之境,则进入更高阶段的修炼了。这个过程是坐行功的一般进展情况,在具体操作上还有其一定的步骤与方法,大致讲来有这么几点:一、一心清“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所谓凝神,即一心清之法。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讲:“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于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相似文献   
33.
论法家思想中的变法与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法家有变法和定法主张,它们是辩证的统一。这种辩证统一表现在以下两对概念的关系中:一是法的更改和确立;二是法的动和。更改和确立是同一变法活动的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动和则具有更为内在的意义,它们是更改和确立的根据,更改和确立则是它们的结果或目的。变法和定法是上述两对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形态,与现代法律哲学所谓的法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性质和表现是一致的,可以得到历史的印证。战国时期各国开展了确立成文法的变法运动,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冲突也随之加剧,而这正是法家提出变法和定法主张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讨论《荀子.解蔽》篇"虚壹而"段的断句、错字等文献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虚壹而"说的深层内涵。"壹"是一时的选择,""却是长时间的坚持;"壹"是"择一而壹"、"壹于道",而""则是坚持"择一而壹"的成果,保持"择一而壹"的成果到底。  相似文献   
35.
考察帛书《黄帝四经》和《易传·系辞》之间在思想上的内在联系,是先秦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课题。《黄帝四经》产生于战国早期之末或中期之初,是现存最早的道家黄老作品,而《系辞》过去则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是,正如我在以前几篇文章中反复论证过的,《系辞》由于其与老庄道家的多方面联系,因而并不能被看作是儒家学派之作。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会进一步了解《系辞》与道家黄老学派的联系,同时也使《系辞》道家说有了更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36.
在观赏苏州园林中的水体时,人们会体会到其精神层面上的虚之美。水平如镜时,水体收纳万象于其中,体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天机之美。虽说朱熹是借水喻文,但也同样适用于描述苏州园林中的碧水。水是柔的,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水是刚的;水是真实的,水中倒影则是虚幻的,刚柔、虚实完美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7.
闲暇好去处     
阮梅 《思维与智慧》2006,(12):35-35
好去处必养心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心情花园。这里没有容颜的美与丑,没有功利的得与失。只有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对着未知世界的倾情渴慕。不论白天、黑夜,哪怕是酷暑严寒,这里大多听得到朗朗书声,看得见操场上的放肆雀跃。他们释放的青春热情像校园那阅不尽的深深浅浅的流光溢彩的绿色,  相似文献   
38.
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主,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理念"为基础.本文将对两者的同异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9.
对于儒、释、道之特质,人们惯于用"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概括之。笼统地讲,这种表达不能算错,但却不准确。事实上,三教皆"外能治世,中可治身(家),内以修心",只不  相似文献   
40.
于晴 《美与时代》2023,(7):9-11
老庄哲学中强调“致虚极,守笃”,即置身于虚与的无极虚空中,此为道家修行的自我觉醒状态。后世王维论山水画言“手亲笔砚之余,有时游戏三昧”,即排除杂念,使心神平,以此态度进行山水画创作。中国历代传统绘画中,“观”可谓一以贯之的一个重要美学观念,而在具体的山水画创作中,历代画家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写“”,以各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来观照山水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