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6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你踏足被称为“中国部落化第一村”——岜沙,就仿佛步人了远古时期的原始部落。你会看到这里的男子崇尚武力,清一色的挽着发髻——“鬏鬏”(苗话叫“户棍”),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神气极了;岜沙妇女着装也较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蜀,十分耀人眼目。  相似文献   
22.
远在厂东打工的刘福华夫妇,4月6日匆匆登上了开往贵州安龙的班车,刘福华夫妇二人归心似箭不为别的,就在启程前的晚上,老家兴隆镇木城村雷庄组年迈的父母挂来急电,说是在家兴隆小学念六年级的大女儿刘凯要到广东来找工做,如何劝她不听。孩子还不到12岁哪!走丢了怎么办,在路上没钱  相似文献   
23.
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he)。因此,青少年的成长即是在四个方面增加力量,即增加认知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给予孩子们的应是快乐而不是痛苫,应是发展的而不是压抑的,应是创造的而不是束缚的。  相似文献   
25.
1935年,14岁的赵无极凭一幅希腊雕像的素描轻松考入当时著名艺术教育高等学校杭州艺专。在一次学生的作业展览上他的几幅画作引起了校长林风眠的注意,他觉得“孺子着实可教可造”,希望任课教师吴大羽和潘天寿重点培养。但是赵无极不喜欢他俩主教的国画课,看到老师朝教室走来,就设法逃课,有时来不及就直接跳窗溜走。有一次,他又故技重演,潘天寿很不高兴地冲着赵无极远去的背影吼了一句:“过些日子就是学期考试,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相似文献   
26.
<正>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教育有千年不衰的优秀传统,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同义词。儒家教育为儒系文化的绵延和传播储备了思想和人才,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官学、私学、书院及考试制度的兴起、发展、演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儒家  相似文献   
27.
曾立华 《天风》1997,(7):17-18
(一)神学院:香港目前共有114间神学院,两间特殊院校 类别:宗派性有10间:建道神学院(宣道会)、浸信会神学院(关南浸信会)、播道神学院(播道会)、香港神学院(中华传道会)、协同神学院(路德会)、中国浸信会神学院(美北浸信会)。  相似文献   
28.
随感两则     
顾大卫 《天风》1997,(8):33-33
无论做什么事,若能不断努力,每次做一点,有毅力做下去,积少成多,可做成大事。 有个老师为了教育学生,说明这个道理,他叫学生做了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备一大桶清水,每天向它里面滴一滴墨水,看看水有什么变化。起初大家都说没有变化,水照样很清。一周过去了,一月过去了,水的颜色越来越深。一年以后,终于变成了一桶黑色的墨水。 当我第一次拿到新旧约圣经时,心情特别快乐。  相似文献   
29.
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动机与功效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有关动机与功效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包括学习者变量、社会变量、教学变量的教育成就情境中,动机与功效是交互作用的。动机(motivation)是指目标指向性行为的激起和维持过程。功效(efficacy)意味着个体自信有能力控制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初,功效感能激起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动机,当个体体验到自己有所进步之后,功效感又起着维持动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我国教育科学“八·五”期间心理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平 《心理科学》1997,20(4):352-356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陈海平(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联系.0引言为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九·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向,本文拟对“八·五”期间我国教育心理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的评述。本文所指的“教育心理”,是广义的教育心理,包括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心理过程、中文认知加工与发展、心理与教育测量、发展心理、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以及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等方面。本文所引述的研究论文,除极少数外,绝大部分都以1991~1994年《全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索引》心理学类(B84)所列文献为主,1995年的文献则以主要心理学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