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救援者说,他多么想多有几只手,来尽快挖出那些被掩埋的受难者。这简单朴实的语言,使人心颤,使人沉思!  相似文献   
32.
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就好比建筑师建筑房屋需要有设计,否则怎能施工?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教师来说,学会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既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需要,还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实验活动,对新课程中的探索性教学方式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3.
资质过剩感是指个体认为其资质超出所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的主观感受。在当前各类组织当中,资质过剩现象普遍存在,资质过剩感的影响效应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资质过剩感在个体层面的消极效应,而对其潜在积极效应的探究略显不足,并且忽略了对团队层面资质过剩感的关注。为此,本文将综合组成型方式和汇编型方式来分析和探索团队情境中资质过剩感的构成及其影响效应。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探究团队资质过剩感构成对团队工作产出的积极影响;其二,考察团队资质过剩感构成对个体工作产出的跨层次积极影响;其三,考察在资质过剩感团队差异化条件下,个体资质过剩感对其工作产出的积极影响的出入。本文预期将扩展资质过剩感在团队情境中的研究,更好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34.
身份认同动机(identity motive,简称身份动机)是引导个体进行身份建构、寻求特定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自尊、效能、连续、意义、独特、归属六种动机。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份动机在身份的建构、维持、防御与改变等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而且动机的满足可以增强幸福感和心理适应。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动机维度、考察发展规律、开发实验范式、探究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35.
张春虎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8):1489-1506
对2018年5月为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工作动机研究英文文献的系统检索得到了97篇实证研究样本。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假设, 运用“环境-基本心理需要-工作动机-结果”的理论模型对工作动机前因和结果的研究脉络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和归纳, 结果表明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自主性工作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可解释自主性支持的工作环境和员工个体特征对工作行为、态度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将来的主要研究议题:一是对控制性工作环境具体因素对员工基本心理需要阻滞、控制性动机和去动机以及员工工作行为、态度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二是不同动机类型对员工业绩、行为和态度影响的过程以及情境因素的研究; 三是外部奖励(包括薪酬、基于业绩的奖励等)对员工工作动机、基本心理需要、工作业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边界条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社会排斥损害个体基本的归属需要, 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需要威胁时间模型, 社会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社会排斥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 突显网络和默认网络等网络中的一些核心脑区都参与了社会排斥各阶段的情绪和认知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应以需要威胁时间模型为基础, 以脑网络方法为手段, 探索社会排斥神经机制, 预测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37.
顺从是儿童早期重要的社会化成就。传统理论关注父母控制策略对顺从的作用,但实证结果表明其解释率有限;当前理论更加关注积极养育行为在顺从发展中具有发展适宜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追踪设计考察了84个家庭从儿童6个月到3岁时母亲的敏感性和鼓励自主两种积极养育行为与学步儿顺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1岁前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合作性顺从有正向预测作用,对2岁到3岁合作性顺从的变化没有预测作用;(2)1岁前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情境性顺从和2岁到3岁的情境性顺从的变化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在2岁到3岁期间,母亲的鼓励自主与学步儿的合作性顺从水平有双向正向预测作用,但与情境性顺从不存在双向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探讨了亲社会自主动机对青少年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研究1以293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考察了亲社会自主动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2以20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操纵亲社会自主动机(vs.受控动机),并考察其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社会自主动机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并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亲社会自主动机对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相反,亲社会受控动机则不利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进而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9.
自尊概念辨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自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它与其相近概念,如自尊需要、自我效能、自我价值、自我概念等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该文就自尊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更好地认识自尊这一人格变量。  相似文献   
40.
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游洁 《心理科学》2005,28(3):713-717
在大学学习阶段,各种青年期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大学生所特有的紧张与压力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尽管家长、同学、老师和朋友都可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与帮助,然而他们在遇到困难或烦恼时却很少主动寻求帮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个体需要帮助的原因,个人价值观、对自我的评价、对帮助者意图的分析等,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价值观对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的影响,并初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