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陈英和  耿柳娜 《心理科学》2002,25(6):653-655,648
数学焦虑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数学焦虑进行解释,并以此揭示数学焦虑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52.
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秦启文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02,25(3):360-360,349
时间管理倾向是我们在有关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时间维度上的一种人格特点,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我们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有关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不但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预测作用,而且与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等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将继续探讨个体时间管理倾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我们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53.
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姜飞月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2,25(1):114-115
班杜拉于70年代后期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效能方面,强调个体行为的调控,却忽视了集体行为的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又提出了集体效能的概念。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积累。从90年代开始。班杜拉对集体效能概念进行了系统地理论整合和阐释。进一步扩展了其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因此,从个体效能概念发展到集体效能概念,代表着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4.
《福建宗教》2002,(6):7-7
最近,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职工集体收看电视转播和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的基础上,2002年11月19日,又用一天时间,举行机关及下属单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与会同志认真隹备,热情发言,畅谈对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深切感受,紧密联系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实际进行讨论发言。会议认为.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相似文献   
55.
组织公正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章先介绍了公正及公正感的概念,进而分析了组织公正感的概念。国外组织公正感的研究可分成3个阶段,首先由Adams提出分配公平,之后Thibaut、Leventhal等提出程序公正,最后Bies等提出相互作用公正。尽管国外对组织公正感研究比较广泛,但对公正感的结构及测量方法还存在分歧,有单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和四因素理论。  相似文献   
56.
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采用综合性行为金融学手段,探索证券投资者的一般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首先采用访谈法对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投资者的基本心理结构、一般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证券市场的信息进行加工、决策的主要因素。在访谈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在全国7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和沈阳)对1063名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政策市,投资者对所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越高,掌握的投资知识越多,以及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和自我效能,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7.
背景信息导航帮助和认知风格对超文本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荣刚  张侃  李怀龙 《心理科学》2003,26(4):642-645
本文考察了背景信息导航帮助(结构背景信息导航帮助、时间背景导航信息帮助和综合背景信息导航帮助)和认知风格(场独立倾向和场依存倾向)对超文本使用过程中导航绩效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认知风格是研究超文本系统的一个敏感指标:在超文本阅读过程中,场依存倾向的人比场独立倾向的人容易迷失,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效果要低于场独立倾向的人;(2)最优路径偏离可以敏感地反映出超文本网络空间中使用者的迷失程度;(3)主观迷失感与导航绩效相比,更能有效地预测超文本环境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8.
张林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3,26(4):603-607
本研究随机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共442人为被试,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考察了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学习坚持性则通过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间接影响学业成就,学习效能感与学习坚持性二者相互影响;(3)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依次为,学习效能感最大,学习策略运用其次,学习坚持性再次。  相似文献   
59.
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徐富明  申继亮 《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1 引言 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分为一  相似文献   
60.
现代人由于科技的进步、理性的发达、劳动的分工、等级制度的划分,从而渐渐失去了人性的和谐完整。自然国家、政治革命都不能恢复和建构和谐完整的人性。通过抽象的哲学分析,席勒认为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生活与形象、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通过审美的游戏,就能拯救人性的裂伤,恢复人性的完整,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