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个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具有高病死率的临床症候群.尽管几十年来,药物及器械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预后有所改善,但病因学组成一直发生着变化.冠心痛及高血压病成为中老年人CHF的主要病因.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糖尿病常与CHF并存并加重其预后.CHF的各种指南不断为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新的信息并使预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2.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机制和管理受到重视.本文就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考虑可能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靶点有关,即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所致;介绍临床如何进行高血压管理并建议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规范地监测、控制血压,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3.
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S-AASI)是一种评价动脉顺应性的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易操作、有效的特点,在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探讨S-AASI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使用S-AASI作为一种预测和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指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4.
女性不同时期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因在不同时期内分泌的变化使其血压变化规律与男性有异,本文阐述了女性不同时期血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妊娠前及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降压药物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授乳期安全哺乳方法。  相似文献   
55.
从高血压的新定义分析难治性高血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SH公布了高血压新的定义,其中高血压的过度反应需与真性难治性高血压鉴别,从三个层面分析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56.
辩证思维方法是最普遍适用、最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中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理解和把握哲学思想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血压水平,排除"白大衣现象",增加患者降压治疗的自信心.也使医生能够有效、正确地运用时间治疗学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血压.但是对于心理因素较重的人不主张家庭内过多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58.
尽管降压药物有了很大发展,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很低下.降压治疗中还存在包括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许多误区.目前已取得的共识是: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控制.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达到血压的有效和长期稳定的降低.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线血压、伴随的临床状况等,因人而异地选择副作用小、降压效果好的药物,提高顺应性是改善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降压治疗的决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降压药物有了很大发展,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很低下。降压治疗中还存在包括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许多误区。目前已取得的共识是: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控制。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达到血压的有效和长期稳定的降低。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线血压、伴随的临床状况等,因人而异地选择副作用小、降压效果好的药物,提高顺应性是改善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冠心病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显著地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为了达到这一血压水平,糖尿病病人的降压治疗包括合理的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应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并且注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