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论医学伦理学的自主性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学伦理学的自主性原则是对个人的自主和自由的尊重,其核心是对人权的尊重,包含有知情同意、保密、隐私等具体规则。自主性原则是根源于西方强调个性自由和选择的自由主义道德传统,我国古代哲人也提出过相近乃至相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吕慧云  李侠 《哲学分析》2023,(1):50-60+197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数字治疗可以破解传统医疗面临的诸多困境,如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治疗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延展、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等,这些优点在数字治疗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治疗技术也可能引发新的伦理困境,如隐私问题、数字技术的可靠性问题,以及伦理约束问题。因此,提出数字治疗中的分布式伦理架构是很有必要的,将具体责任与各类主体直接挂钩,从数字技术的生产者、运营商、监管者、医生、消费者到公众都分摊一部分责任,力求实现对数字治疗技术的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与伦理规训。这些有益的尝试能够为我国数字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最终目标是使数字治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上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3.
英国中产阶级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家庭理想,而这种理想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产阶级的家庭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家庭和工作的分离、隐私观念和情感联系的加强以及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它们共同构成城市郊区化的强大动因,从而推动着英国中产阶级向郊区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明确医疗活动中病人隐私权的涵义,结合案例,分析新形势下医疗活动中医院、医务人员应如何保护病人的隐私,防止病人隐私权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15.
单芳 《道德与文明》2019,(6):105-111
生物样本库研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结果反馈问题充满了伦理争论和现实挑战, 知情同意的道德有限性、隐私悖论及道德标准缺乏是其伦理困境的根源。有效解决生物样本 库研究的结果反馈问题需要在研究参与者的价值需求、科学的风险—收益评估、合理的临床 效用和可行性之间做出综合的权衡。在充分思考多方利益的基础之上,可以构建以科学标准 、有限的自主、伦理审查和遗传咨询为核心的四维伦理框架,而如何发展有效的“善”的概 念仍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医学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检查是妇产科的一项重要检查技术,应坚持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检查前应首先充分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安全性,让患者理解,并征得其同意,检查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检查后不泄露患者的秘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共建和谐医院、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夏天,我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乡里唯一考上市一中的学生,并且幸运地作为特困生获得了学校的补助金。可是,当我背负着父母殷切的希望和乡亲们羡慕的目光走进重点中学的大门,却发现这里并不是我梦想中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医院的教学任务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院在教学中,常会侵害患者的隐私权。实践中,要调和医院的教学任务与患者隐私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医院应该事先取得患者的同意,在诊疗与教学过程中,尊重患者,增强相互间的信任,同时还可以用“标准化病人”和“模拟化临床教学”的方式给实习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解决该问题,最终还得依靠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对此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线上社交焦虑指个体在社交媒体交往情境中感知到的紧张和恐惧等人际负性体验,包含隐私担忧、交往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三个方面。线上社交焦虑可以通过质性分析法、实验诱发法和问卷测量法进行研究。线上社交焦虑既会受到社交媒体自身特点、个体特征因素、网络欺凌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还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后效。未来研究者需要开发有效的本土化测量工具、探索其形成和作用机制、关注线上社交焦虑悖论以及推动对其干预。  相似文献   
20.
王金柱 《哲学研究》2022,(3):105-114+126
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新技术的普遍应用正在不断结构化现实生活。随着技术生活的全面展开,风险社会却逐日临近,隐私风险渐成其重要论题。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建构,日益形成对隐私的持续而全面的透视与控制,可能招致“透明社会”的产生,继而引发主体性危机。然而,随着隐私危机的不断蔓延及技术批判向度的缺失,一种无助文化正在滋生,进而引发生存危机。面向困境,反思无助文化,审视生存危机,需要在思想和行动层面积极准备,正视危机以化解风险。为此,不仅需要恢复批判向度,唤醒主体性,更要有保护隐私的社会主张和行动,努力开拓技术发展的民主化方案,通过制度力量对抗异化,进而使人在技术与隐私之间的张力及其微妙的平衡中实现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