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8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盛足风 《天风》1998,(7):24-25
(一)论知识 先有人和物,其后才有人和事。在人和事所接触、关联之中,才产生各样经验、领悟、知识。 等到经验、领悟、知识增多了,再经过提炼、升华,就产生真知灼见。那个真知和灼见就成为真道或真理。这个认识过程存在于属世的事上,也存在于属灵的事上。  相似文献   
32.
单虹泽 《孔子研究》2018,(6):101-108
在中国思想史上,对情感的讨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代理学倾向于性情二分,且呈现出一种性体情用的关系,使情感受到了理性的压抑和限制。阳明心学调整了宋代以来的性情关系,使情感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并获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独立性。这样的一种情感本体,需要在致良知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呈现。致良知展开为"着实用功"和"自然用功"两个向度,在阳明肯定个体自然情感的同时,一种纯任自然的工夫进路也得到承认。依此进路,在阳明后学那里,良知逐渐转变为一种"情识",而致良知也逐渐发展为"作用是性",展现出一种情识而肆、以欲为理的思想倾向。这是心学将道德情感自然化,以自然知觉之发用为致良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3.
徐东来 《中国哲学史》2005,10(3):95-100
佛教是任何一个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的内容.冯契先生在梳理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把那些可能影响人们思想的佛学理论进行了集中的阐述;他从把握性与天道关系的目的出发,对佛教"转识成智"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应用,完成了其广义认识论基础下由知识到智慧的哲学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其智慧学说与佛教"转识成智"理论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4.
本文依据汉译四部《阿含经》及南传佛教的基本原典,从原始佛教习用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角度对心意识的原始含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对原始佛教的唯心说作了初步的描述,间接涉及了《阿含经》与大乘佛教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5.
生命的更新     
张云 《天风》2008,(6):44-45
人生苦短.在我经历了28年苦难的生活后,当我认识神的时候,再去理解它的含义时,我有了新的认识. 28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是开花结果的好季节,而我的人生却在经历着苦难.原因是我得了绝症,为了治病我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借了债,但仍没有治好我的病.  相似文献   
36.
文章对于孔子本人提出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的“识鸟”作了阐述 ,又对孔子的“观鸟”和“仁性待鸟”作了诠释。文章最后又揭示出了孔子“借物 (观鸟 )明理”的这种独特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7.
太贤博采众家学说,形成自己对《大乘起信论》中阿梨耶识的解释。他对元晓与法藏的思想进行了大面积的直接吸收,但是元晓与法藏两种阐释的矛盾之处,并未成功会通。他的解释当中,可以见出唯识古学、玄奘系唯识新学两种不同思想的影响,亦有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的痕迹。法藏的一心具有不变、随缘二义的思想,成为太贤《起信论》阐释的基本思路,他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对阿梨耶识之和合的阐释。太贤又以一心论的思想为理据,用如来藏思想来统摄阿梨耶识的心识学说。  相似文献   
38.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二种现象:其一,从教学内容上主要为单一的教唱歌,以及为教唱而进行识谱教学.其二,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主要是采用民间艺人师傅式的教授法,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形式上与其它文化课相类似而缺乏生动活泼艺术课的个性.这样的教学状态大致已维持了大半个世纪之久.虽然近十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改革的步子不大.在农村学校中单一教歌的状态更为普遍,而城市则以识谱为上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39.
经历福音     
求真 《天风》1997,(11):37-38
我是几年前走上信神的道路的,在这几年中我亲身经历了神的信实和帮助,也感到福音的宝贵和真实,所以非常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和主内的弟兄姊妹以及那些愿意认识神的人一起分享,希望能使大家得着些造就和启发。 1967年,我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们那一带并不富裕,虽然父母很勤劳。  相似文献   
40.
两种心——净心与妄心佛、众生、心三者相同《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的偈语中,有句名言:“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是一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佛和众生来考虑一下。一提到佛就认为是超然物外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觉,其实佛与众生是一样的。应该认为佛迷就成众生,众生悟就成佛。同一种东西,趋于迷就成众生,趋于悟就成佛,仅此而已。然而我们、善财童子也一样,总是追寻佛是什么?佛在何处?其实佛并不在别处,就在自身之中。读白隐(1685—1768)的《坐禅和赞》,其中也有“众生本来即佛,如水与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