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Beauty”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generally had two viewpoints when defining beauty: Negatively, by stressing that “beauty” in the aesthetic sense was not “good”; and positively, by stressing two factors: one, that beauty was related to “feeling” which was not an animal instinct, the other was that “beauty” was a special texture with a particular meaning. “Beauty” in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may be defined as “texture (or form)”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feeling or triggering a reaction of feel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hanghai shifan daxue xuebao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07, (7): 80–85  相似文献   
132.
"赛俩目"是阿拉伯问候语"安赛俩目阿来库姆"的简称,意为"愿真主赐您平安",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神圣色彩和跨语言、跨文化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毋庸置疑,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解读"赛俩目"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阿拉伯及穆斯林的生活礼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习俗文化是贯穿于日常社会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它涉及到一个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入乡随俗",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本文小小说《索碧哈》为例,解析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回族的婚俗文化及差异,让我们了解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在感悟回族和阿拉伯民族婚俗文化差异的同时,体会别样的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34.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世界宗教研究》2007,3(2):134-143
理雅各以系统译介儒教经典而成为19世纪欧洲汉学之权威。他认为儒教是信仰真正上帝(God)之宗教,应由基督教补充与完成。本文分析理氏著译中有关中国上帝崇拜之论述,孔子宗教品格与形象之变化,以及理氏对儒教宗教性的判定,藉此对理氏儒教研究中基督教意识形态与传教动机的介入与影响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135.
某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办了一个少数民族班,学生们要求增加阿拉伯语课,结果受到有关方面的阻挠和批评,说什么“我们是公办学校,不能搞宗教活动”。就连政府主管民族宗教的官员也是这种认识。由此,引出了一个如何看待阿拉伯语与《古兰经》的关系问题来。本文就是想对此发表一点看法。仅作商讨。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阿拉伯语与《古兰经》混在一起,因为《古兰经》是阿拉伯语的。于是,一提起阿拉伯语,就是“经”,而“经”又与伊斯兰教联系一起。因此,只要是学习阿拉伯语,就被人们误认为是念经,就是信仰宗教,就是迷信等等。对阿拉伯语的偏见到了何等程度,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众所周知,阿拉伯语也是世界语种之一,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几十个,如埃及、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巴勒斯坦等,人口约有7亿多人。使用阿拉伯语的人数仅次于英语、汉语,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36.
综观中外古今翻译实践活动,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翻译在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各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通过翻译者的辛勤劳动,某一民族的文化遗产能为全世界所用,  相似文献   
137.
一、探讨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科学兴衰的原因,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里说的中世纪,严格说来,应该说是8到12世纪,或者延伸到13、14世纪时的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或者说,伊斯兰世界。就这时的科学家活动的地区来说,可以分为东方部分(主要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埃及、伊朗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和西方部分(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地区)。这些地区的科学家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有基督教徒、  相似文献   
138.
目前,天主教在传教过程中,多重视弥撒祈祷和唱颂的气氛,这非常好,可以让灵魂得到圣洗,但这还不够,再通过其他的艺术形式,如善用教堂的建筑艺术美,可以增加传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9.
《天风》1997,(9):6-6
最近我们看到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梁家麟教授所著《吴耀宗三论》。该书作者自称为“研究”吴光生。令人难于理解的是,对于诸如下列这些对了解 吴先生十分关键的问题—— 中国有没有遭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帝国主义侵略我国。  相似文献   
140.
《中国穆斯林》1995,(5):32-32
刘麟瑞教授归真本刊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我国著名的阿拉伯语文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东方学系阿拉伯语言文学教授刘麟瑞,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8目21日在北京归真,享年78岁。刘教授生前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