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信德》报上看到,部分地区的传教工作呈现可喜局面,让我们这些信仰耶稣基督的子民深受鼓舞。在我们教会的全部生活中,如何更加地去实践我们的信仰,发挥教友的精神,表现教友的态度,完成教友的使命,是始终摆在每位神长、教友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2.
毕方济神父(1582-1649),意大利籍耶稣会士。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抵澳门,三年后至北京,后又去上海嘉定,淮安等地传教。1640年(明崇桢十三年),奉派到无锡传教。这时无锡已有数十户渔民教友,他在三里桥沿河购地三亩,建造平房九间,作为教友集会和神父过往住宿之用。毕方济神父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在本国就学习过很多科学知识,特别是对矿物学、矿产经济学和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对外贸易知识有很深的造诣。我国在明朝末年,国势衰败,异族入侵,这使明朝廷想起在澳门、内陆的西洋人,于是便遣使赴澳门搬兵,求购军械,并向在澳门、内陆的传教士征…  相似文献   
123.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11,43(1):101-110
传教士丁韪良出于借心理学来传播宗教的目的在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 这是融入了许多西方科学心理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中国最早开设心理学课程的登州文会馆的两名毕业生在丁韪良撰写《性学举隅》过程中进行了笔述工作。丁韪良曾为益智书会撰写心理学教材但未完成, 益智书会转而出版了颜永京的《心灵学》(上本)。以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为纽带, 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构成了一副较完整的历史图景, 反映出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与宗教传播有着密切联系。《性学举隅》吸收了当时西方心理学前沿性的生理心理学知识, 向中国引介了催眠术和颅相学知识, 并对中国的“五官说”、“七情说”进行了修正与补充, 同时也借用了汉字的造字法来阐述其部分心理学观点。由于丁韪良向中国传播心理学是其宣传宗教思想的手段之一, 而颜永京译述海文原著的《心灵学》更倾向于向中国传播心理学这一学科, 强调了心理学与众多学科的联系和应用价值, 因此丁韪良在心理学术语创制上的历史功绩要逊于颜永京。颜永京于1882年将psychology翻译为“心才学”, 这是目前发现心理学学科的最早汉语翻译名称。  相似文献   
124.
海外信息     
《中国天主教》2004,(5):47-50
全球仁爱传教女修会首次在主日为会祖加尔各达的真福德肋撒修女举行庆典 全世界的仁爱传教女修会的修女们于9月5日主日为她们的会祖加尔各达德真福德肋撒修女的节日举行了庆典。 德肋撒修女于1997年9月5日去世,而今年的9月5日恰巧是主日,按照天主教会礼仪,主日不举行圣人的庆节,不过,加尔各达总教区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719个仁爱传教女修会会院因为得到梵蒂冈特许,因而得以在这一天庆祝这位真福的节日。申请德肋撒修女列圣品的马斯卡仁哈斯修女说,很难向民众解释为什么不能在主日纪念德肋撒修女去世。  相似文献   
125.
河南省驻马店教区系伏牛山下,由于传教工作的需要,在神职人员缺乏的情况下,90年代我们开办了四期传教人员培训班,共培养出传教人员80多位,他们回到城市和农村后结合工作生活积极宣传自己所学的,在城市和农村扎了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以固始为例:90年代该县教友不到6千人,目前已发展到30000多人,教友配合三位神父,三位修女,作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6.
海外信息     
《中国天主教》2004,(1):47-50
  相似文献   
127.
一、导论在五·四以前的十多世纪里,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曾有过四次的正面接触①,但中国的士大夫除了对利玛窦的尊儒敬孔的传教方式给予认同和略有好感以外,天主教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排斥、敌对,且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每当天主教和儒家文化相遇时,我们不时发觉有异体排斥的反应,或是正面冲撞。许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主,而天主教则是神本思想,二者不可相通相融。我们承认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在枝节上确有歧异之处,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儒家重仁义,天主教则以爱播爱,天主是爱。况且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一切以孝为根本,天主教在论伦理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孝敬父母……”。本文试从儒家文化之“仁”和天主教核心之“爱”作比较,以求二者间有所沟通。  相似文献   
128.
中古时期阿拉伯半岛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存阿拉伯半岛的经济、政治、文化、种族、语言、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培植下,阿拉伯民族由多神教改信一神的伊斯兰教,与此同时诞生了伊斯兰文化.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大致经过创立期、发展期、鼎盛期、凋落期四个发展阶段,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中世纪阿拉伯教育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吸收希腊、罗马、拜占庭、叙利亚、波斯、印度、中国等古代文化的营养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有机结合,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融.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的过程.本文从研究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百年翻译运动入手,探讨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对促进中西文化交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船山数论孔子筮得贲之惧,从其卦象、卦辞、卦德的分析中阐述了文饰之别,提出了"及情者文,不及情者饰"和"礼者文也,政者饰也"的思想,据此对老子"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论说做出了有力而激烈的批评,对圣人用贲之道和治世之则做出了正面阐释,其义有二:一是要根据天文和人文来化成天下,二是要用"文"的方式来处理人情物事,二者交相互动,对指导生活与治理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0.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为普世教会注入了新的精神,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教会又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藉着圣神的德能与启迪,她重新扬起了传教的风帆,破浪前行。梵二的《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特别使我们明确了司铎的身份,也同时指明了司铎使命与责任。正如每位基督徒的身份建基于天主圣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